對話背景:
近日,在中央電視臺舉行的2008年“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中,荊州籍選手、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劉霄一舉征服評委,奪得小提琴成人組金獎。
該賽是經(jīng)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2008年為數(shù)不多的音樂大賽之一。大賽的最終獲勝者,有望獲得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的機會。得知劉霄為家鄉(xiāng)人民爭了光,記者連線北京對其進行了專訪。
人物介紹:
劉霄,男,26歲,荊州人。中央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小提琴教師,中國最優(yōu)秀的青年小提琴家之一,師從著名小提琴教育大師林耀基教授。2000年赴法訪問演出及在著名的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深造。1999年,獲得第一屆MIDO國際小提琴比賽冠軍。
2001年,一年中連續(xù)獲得國際小提琴選拔賽青年組第四名,中央音樂學院第四屆小提琴比賽青年組冠軍以及中國作品演奏獎,第七屆全國小提琴比賽青年組第二名三項大獎。2008年,獲得第二屆“帕拉天奴”國際作曲比賽演奏比賽第一名,是人民獎學金、付成賢獎學金、薩默雷石東獎學金獲得者。
劉霄
作為獨奏家,劉霄一直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出訪了包括法國、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在內(nèi)的亞洲、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國家,在國內(nèi)更是走遍大多數(shù)城市與地區(qū)進行獨奏演出。
劉霄在獨奏音樂會及各類音樂節(jié)中致力于推廣現(xiàn)代音樂,在演繹現(xiàn)代音樂方面有獨到的見解與方式。曾與北京交響樂團在北京海淀劇院率先演出了在中國少有公演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隨后又在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首演了魯托斯拉夫斯基的小提琴組曲及梅西安的主題與變奏,引起業(yè)界的強烈反響。
劉霄和國際著名的作曲家經(jīng)常有親密的合作,世界首演了杜鳴心大師的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首演了葉小綱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最后的樂園》與芭蕾舞合作版本等。2005年12月,在北京中國首演了國際著名華裔作曲家黃安倫的第一鋼琴三重奏后,黃先生給予高度評價:“你是真正的天才藝術家,并已成就了自己的風格!”
功到自然成
記者:今年首次舉辦的“CCTV鋼琴小提琴大賽”中,你演奏了拉威爾的《茨崗》和肖斯塔科維奇的《a小調(diào)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演奏技巧和情感投入都臻于完美,一舉征服了所有評委,斬獲小提琴成人組金獎,為家鄉(xiāng)人民爭了光,獲獎后有何感想?這場比賽是自己水平的最好發(fā)揮嗎?
劉霄(以下簡稱劉):謝謝!心情比較平靜,其實只有彩票中獎才會出現(xiàn)狂喜的心情,當一個過程從0走到100,每一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一切當然會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對于水平的發(fā)揮,永遠都不可能是最好的,也許演奏狀態(tài)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吧!
記者:這之后你又進行了哪些演出?今年會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嗎?新年有何新愿望?
答:比賽之后,我馬上參加了央視三套直播的一年一度的綜藝盛典演出。關于金色大廳演出得看央視安排,應該一切都在籌備中吧。很多機遇都是突如其來的,新年愿望其實就是希望能有時間,順利地腳踏實地把每天應該準備好的事情做好。
記者:你的職業(yè)理想是什么?
答:目標總給人一種終點的感覺,對我而言,一切未知的終點才最有挑戰(zhàn)性,我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所以很難說。如果只是說職業(yè)的目標的話,我希望自己能一直作為一個藝術家而生活,希望自己表達的音樂真正被更多的聽眾所欣賞。
記者:聽過你演奏的《精靈群舞》、《茉莉花》等,感覺舞臺上的你不僅音樂表現(xiàn)得相當完美,而且現(xiàn)場的演奏非常投入、有激情,這是你一貫的風格嗎?
劉:每次在臺上,我都是一如既往地全身心的投入,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東西,應該是我的心靈的一種真實自然的表達。
音樂難量化
記者:你與小提琴結緣已有22年,這其中有沒有厭倦、想放棄的時候?后來又是如何堅持下去的?何時開始考慮做音樂家?
劉:當然有,其實每個人的生活容量是均等的,是平衡的,先付出了,現(xiàn)在就收獲,其他小朋友先收獲了,現(xiàn)在就到了該付出的時候了,所以我是先羨慕別人,現(xiàn)在該別人羨慕我了。但厭倦有,從沒有想放棄過,從我自己的價值觀來看,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底,不光是做音樂,所以很多事情我還都能做出個結果來,包括很多非音樂的事情。我從沒考慮過不做音樂家。
記者:4歲半,你跟父親劉勝華開始學琴,能介紹一下你的家庭嗎?對學琴的孩子來說,天賦和音樂環(huán)境有多重要?
劉:父親是小提琴家和教師,母親是琵琶演奏家,只是后來媽媽為了陪我學琴就放棄了演奏。我的生活中一直就有學習音樂的氛圍。有音樂天賦和有音樂環(huán)境,肯定比沒有要得天獨厚一些,但就算沒有,也并不是沒法學音樂,這都不是絕對的,往往最后成功的人都不是先天條件最好的,反而是做人、熱愛和毅力在起作用。
記者:荊州現(xiàn)在有不少學小提琴的兒童,你對他們有何寄語?你認為考級在兒童的音樂成長中起多大作用?
劉:望家長們在孩子學琴遇到挫折和瓶頸時,不要一味責怪孩子和老師,一定要回歸本位,想想最開始自己安排孩子學音樂的初衷,相信這樣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關于考級,我認為它未嘗不是一種促進孩子學琴進度的方式,但不能盲目追求級別,畢竟音樂是無法量化的。
記者:您曾師從趙薇、林耀基等許多知名小提琴教師,認為哪位教師對自己的音樂道路影響最大?
劉:每個老師都是自己成長路上不可磨滅的領路人,缺一不可。當然最重要的導師還是林耀基教授,他教給了我藝術創(chuàng)作的思維方式和自我學習的方法,這非常重要。
濃濃家鄉(xiāng)情
記者:看到過你和孔祥東的合影,你和他平時聯(lián)系多嗎?
劉:認識孔老師是在2006年夏天一同去瑞士演出的時候。感覺和他特別投緣,各自有新動向和成績時都會互相祝賀。他是一個勇于否定自己,大膽嘗試新事物的真正的藝術家。
記者:2007年你曾到新疆支教,那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劉:新疆是我走向音樂教育的最初試驗田,一切都歷歷在目,和學生們分別時特別難受。最高興的是,能在一年的支教結束時的音樂會上,給了我的學生們第一次在正式演出上獨奏的機會,這是我的榮幸,也是我一年辛勤耕耘的成果。
記者:假如不拉小提琴,不當音樂家了,你還會選擇什么樣的職業(yè)?
劉:我除了是個小提琴家,還是個畫家哦!這是很多圈內(nèi)好友都知道的。這次汶川地震我特地繪制了一幅作品捐給了拍賣會,拍得的款項捐給了災區(qū)。除了音樂,我對一切視覺藝術都很感興趣,比如我很多演出海報節(jié)目單都是由我自己攝影及設計一手包辦,也給很多音樂網(wǎng)站設計過logo等等。視覺藝術都是美的,我是和美沒完沒了的人。
記者:聽你演奏的《梁祝》,感覺既有火樣的激情,又有細膩的柔情,您對這個感情故事如何理解?生活中的知音找到了嗎?
劉:我一直覺得人內(nèi)心的感情是不分古今中外的,只是時代不一樣,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內(nèi)容不變,形式多變。愛情是所有藝術門類最主要的表現(xiàn)主題,也是人類最主要的社會生活主題。人的情緒不外乎喜怒哀樂,表達愛情也不會出這個框子。所以對于理解這個感情故事,完全可以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處理感情糾葛的方式來詮釋。相信每個有過情感經(jīng)歷的人都會理解它。我只是用自己的本真心態(tài)去演繹。
說到知音,我覺得一個全面的知音真的是很難遇到的,對于一個人的生活不外乎是圍繞著事業(yè)和感情,這兩方面的知音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確實很不容易!
記者:離開荊州多久了?在北京最想念家鄉(xiāng)的什么?
劉:已有14年了。想念家鄉(xiāng)的生活方式,那種湖北人特有的生活樂趣,這是我每次回荊州最值得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