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弘一大師
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李叔同是一位以創(chuàng)作“學堂樂歌”而著稱的音樂家。同時,他在戲劇、美術、詩詞、書法、篆刻等方面也有較深的造詣,特別是在我國近現(xiàn)代美術和話劇等方面,
有著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充滿傳奇經歷而又多才多藝的奇才。
名重一時的風流才子
李叔同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成年后自取別號息霜、岸等,1880年10月23日出生于天津一個官僚兼鹽商家庭,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圓寂,終年62歲。
李叔同的祖父早年移居天津經營鹽業(yè)和銀號錢莊。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字筱樓,自幼攻習儒學,后來考中舉人和進士,曾在吏部任職,不久辭官經商,繼承家業(yè),成為天津巨富。李世珍有三個兒子,長子文錦早逝;次子文熙為清末秀才,后成為天津著名中醫(yī);李叔同是其父在68歲時與年輕的側室所生。李叔同幼年喪父,受母親的影響較多。7歲時受教于二哥,開始誦讀《玉歷鈔傳》、《百孝圖》、《返性篇》、《格言聯(lián)璧》等傳統(tǒng)讀本。當時,他雖不懂這些書的內容,卻常把自己關在書房里誦讀不怠。年齡稍長后,他就開始吟讀唐詩、“四子書”及《古文觀止》等,他還愛好書法和篆刻,也寫得一手很好的篆字。由此可見,李叔同很早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方面打下了比較深厚的基礎。
李叔同16歲時入輔仁書院學習,17歲時隨天津名士趙幼梅學習填詞,同時從書法篆刻名家唐靜巖學習書法和篆刻,小小年紀,已成為一位文采出眾的才子。由于家庭的影響,李叔同18歲時入天津縣學,寫過多篇文章,并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后來,在維新變法思想的影響下,李叔同對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領袖十分崇敬,相傳還篆刻“南?稻俏釒煛庇≌乱环剑员砥渲。他曾說:“老大中華,非變法無以自存”。維新變法失敗后,李叔同攜母親、家眷定居上海。當時,上海聚集了很多文人墨客,也有不少文化社團組織。在上海,李叔同感到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應邀參加了由許幻園、張小樓、袁希濂、蔡小香等名士創(chuàng)辦的“城南文社”。他們以文會友,時常雅集相聚,還結為金蘭兄弟,時稱上海的“天涯五友”。由于李叔同才華出眾,他的詩文常常在唱和應答中名列前茅,許幻園等人對他甚為傾慕、敬佩。許幻園還邀請李叔同移居自己的“城南草堂”,并親自為他的居室題寫“李廬”二字。李叔同在此如魚得水,詩文泉涌,編撰印行了《二十自述詩》、《李廬印譜》、《李廬詩鐘》等著作。許幻園夫人還寫了一首贊譽李叔同的詩:“李也文名大似斗,等身著作膾人口。酒酣詩思涌如泉,直把杜陵呼小友!”不久,李叔同又與書畫名家組織“上海書畫公會”,編輯《書畫公會報》交《中外日報》隨報發(fā)送,他的詩、書、篆刻等作品?诖藞,他也因此名聲大振,成為聞名上海的書畫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