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起,陸春齡曾作為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訪過歐,亞、非30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出訪期間,陸春齡從未放過向外國同行討教,學習各國民族,民間音樂的機會,并將它們改編成笛曲。 這些外國民間音樂,經過他的表演,也都注入了新的血液,具有新的風貌,成為陸春齡笛子藝術的一部分。
陸春齡笛子藝術的獨特風格,首先體現在運氣上。他受昆曲的影響很大,講求“氣沉丹田”。這種運氣的方法是,呼吸借助腹肌和腰肌強勁的支持力,使吹奏時氣息大小緩急得以控制自如。除了運氣之外,他還特別注重用上手拇指向內頂,下手拇指向外推,以保持笛身的平衡,并藉以協(xié)調風門的遠近、口風的松緊和力度大小的對比。正因為這樣,他吹出的音色優(yōu)美而醇厚,堅實而飽滿,強而 不躁,弱而不虛。
其次,陸春齡在他改編和創(chuàng)作的樂曲中,經常使用別人不大用的第二泛音(即十二度超吹)。因為在笛子上吹奏第二泛音,笛膜幾乎是不振動的。此時笛子的音色不僅純凈,而且音量小,極容易表現靜謐的氣氛。 此外,在裝飾旋律的指法技巧方面,陸春齡除多用江南絲竹常用的贈音和打音;以增強樂的韻味外,十分注重小顫音和指震音的運用。 小顫音的運用,可以使樂曲更加華麗、活潑,使旋律更加流暢。但是小顫音所占的時值很短要求手指顫動得細密而又均勻,難度比較大。由此可見,陸春齡在指顫音上是下過一番苦功的。
美化、潤飾音色的一個重要手法,便是使用震音。震音有兩種,一種是氣震音,一種是指震音笛子弱奏時,為保證音色的純凈,是不宜用氣震音的。為了避免單調,陸春齡常常借用指震音來美化音色。此外指震音既可以用單指,也可以用兩三個,甚至五六個手指,加上手指扇動方法不同,以及手指距音孔遠近的不等,都會造成不同的效果,從而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在欣賞陸春齡的演奏;或者學習他創(chuàng)作與改編的樂曲時,這一點是應該細加體味的。1999年12月又榮獲上海市的“老有所為精英獎”。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