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一株草、一朵花都跳躍著靈動的音符,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味道。馬背上,勒勒車上,蒙古包內……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永遠飄動著蒙古先祖留給他們的歌。
一千多年前,蒙古人的先祖走出額爾古納河,向蒙古高原遷徙。伴隨著狩獵業(yè)轉為畜牧業(yè),長調民歌逐漸發(fā)展成熟。同時又得以與馬頭琴這一代表草原文化的樂器相配合,相映成輝。長調為蒙語“烏日汀道”的意譯,演唱時,常有將一個完整樂段由低音區(qū)提到高音區(qū),再降至低音區(qū),有時一支長調要用幾組這樣的過程。長調歌腔舒展,高亢奔放,字少腔長,加之起伏的顫音,唱起來豪放不羈,一瀉千里。
長調歌詞來自大草原,多描寫草原、駿馬、牛羊、藍天、白云等。傾心聽一曲長調民歌,猶如身臨蒼茫大草原。節(jié)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處處可聞馬頭琴聲和長調歌聲。從靜靜的額爾古納河,到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從巍巍的大青山脈,到廣袤的巴丹吉林沙漠.無處不飄蕩著悠揚動聽的蒙古族長調民歌。如今依然有許多優(yōu)秀的長調民歌被人們傳唱,阿拉善的《富饒遼闊的阿拉善》、《輪番酒之歌》等;呼倫貝爾的《遼闊的草原》等;錫林郭勒的《小黃馬》、《走馬》等;科爾沁草原的《威風矯健的馬》、《思鄉(xiāng)曲》……那委婉的旋律,寬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專門力量保護蒙古族長調民歌,我國已把蒙古族長調民歌作為藝術科研重點項目,舉辦了兩屆全國范圍的長調民歌專題研討會,出版了《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內蒙古卷》。自治區(qū)文化部門組織和舉辦了不同范圍的專業(yè)和業(yè)余長調民歌演唱比賽,一些藝術院校也相繼開展了有關長調民歌的教學實踐。今年,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將長調民歌傳承人巴德瑪聘請為學院客座教授。2005年,中國和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以著名蒙古族長調演唱者拉蘇榮為會長的內蒙古長調藝術交流研究會成立。2008年,由文化部和蒙古國教育文化部共同舉辦,由內蒙古自治區(qū)承辦的聯合保護蒙古族長調民歌協調會隆重舉行。這標志著在中蒙兩國聯合申請長調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之后,兩國政府共同制訂的未來10年蒙古族長調民歌保護計劃正式實施。同年,中蒙兩國蒙古族長調民歌聯合保護專家組,在蒙古國境內搶救收集了246首瀕臨失傳的長調民歌,今年,兩國專家又在我區(qū)境內搶救長調民歌266首。
面對所取得的成績,內蒙古藝術研究所喬玉光所長興奮不已,他說:“我國有許多跨界民族,存在許多跨界文化。他們地處邊境地區(qū),地域相連、語言相通、習俗相近、信仰相同,對這些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主動做在前面,有利于形成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大文化觀。從中蒙兩國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民歌為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成功實踐中,我們獲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明年,中蒙兩國專家將在我國蒙古族聚集的其他省區(qū)進行田野調查。蒙古族長調民歌將在中蒙兩國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呵護下,飛揚于草原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