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起練琴的目的,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有的人說是為了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yǎng),有的人說是為了中考、高考加分,有的人說是為了能有一個體面的工作,有的人說是為了把空閑的時間塞滿、打發(fā)寂寞,也有的人說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傾心的伙伴……其實,說到底,練琴是熱愛音樂的一種表示,不管開始的時候你是自覺的還是被迫的。
練琴需要練到什么樣的程度,才是比較成功的呢?我認為,應該是演奏時具有純凈的音質、良好的節(jié)奏感、精準的音高、優(yōu)美的音色、富有層次的力度,速度的變化、情緒的對比、各種弓法的掌握、左手指法的靈敏、換把的自如、雙手合作的默契、高度的控制力、音樂風格的掌握、作品結構的完美性都能得到較好地體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日常練琴時,非常重視發(fā)音、音準與節(jié)奏的訓練,把發(fā)音作為首要原則始終貫徹。任何階段都要重視音階練習,從音階開始講究發(fā)音和音準。并且通過對《克萊采爾》、《羅德》練習曲的訓練,加強音準、右手發(fā)音的各種練習,使我們有堅實的左手與右手基礎。
另外,要想準確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原意,就必須把握不同時期作品的完整性。深入的體會與研究不同時期的作品,在練習的過程中準確的把握音樂形象。無論是西方音樂作品或是中國作品;巴洛克時期或是古典浪漫時期,德奧作品或是法國作品,都要能準確的把握音樂形象。
當然,練習什么樣的作品也是很有考究的。我們學習小提琴作品應該學習經典的曲目,在通曉各個音樂時期不同音樂作品的音樂語言后再去接觸20世紀以后的作品。除了練習一些協(xié)奏曲之外,也應重視奏鳴曲的訓練,因為不同時期的奏鳴曲音樂語言非常細膩豐富,是培養(yǎng)音樂修養(yǎng)的最好途徑。這些作品應該包括德奧風格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理查
施特勞斯;法國浪漫主義的弗朗克、福蕾;印象主義德彪西、拉威爾;俄羅斯作品普羅柯非耶夫、肖斯塔可維奇等等風格窘異的作品。
我們在練琴中要細心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期的音樂語言特征,并結合自身的特點,在學習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奏風格,而那種機械的模仿其實是不可取的。應該先從“拿來”做起,然后還要懂得“舍棄”,并通過其它演奏方法的綜合運用,來豐富自己的演奏技能。如同烹調,不是有了相同的烹調手冊,大家就能做出相同味道的菜肴,而且有時烹調手冊也是在被不斷更新的。
有人說,參加一些比賽能夠檢驗自己的學習水平,能夠給自己帶來學琴的動力和壓力,還能贏得榮譽。其實,在我看來,參加比賽只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與手段,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工具,為了能在比賽中獲得較好名次,而反復地練習少量的曲目,會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何不去拓展自己的練習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