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揚琴教授劉月寧:音樂是各國人民間的“通心河”
與世界分享中國音樂,一直是劉月寧的工作理念和目標;厥走^去八年,在走出去巡演、巡講、巡展的同時,劉月寧也主動邀請各國音樂大師、藝術家來華分享交流。在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道路上,她步履不停。
中央音樂學院揚琴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月寧
劉月寧說,在人文交流互鑒的過程中,文化認同是前提和關鍵,只有認同,才有可能被接受。文化認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才是我們分享與交流的法寶。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劉月寧也曾遇到過很多困難。她坦言,剛開始想把中國音樂課程作為丹麥皇家音樂學院的學分課,納入其主流課堂,但遭到對方的誤解和質疑,對方甚至認為這是文化入侵。后來通過不斷地溝通交流,她最終用誠意打動對方并消除了誤解,成功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設立了3門學分選修課。劉月寧介紹,現(xiàn)在又有了新的進展和突破,丹麥的部分中小學也開設有中國音樂課、分享課和工作坊等,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中國文化和藝術有著獨特的魅力,世界是歡迎的、需要的。
丹麥音樂孔子學院揭牌現(xiàn)場
如今,丹麥的音樂孔子學院已成為輻射歐洲的一張中國文化名片。2019年,中央音樂學院與烏克蘭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合作創(chuàng)建了全球第一個音樂孔子課堂,并同時成立了中烏合璧的“八音”樂團。
此外,英國曼城切塔姆音樂學校與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結盟的全球首個中文音樂教室也即將揭牌運行。所謂和而不同,和是友善相處互相欣賞的文化交流基礎,不同是各有特色的藝術規(guī)律。劉月寧說,作為中國藝術家,不僅要了解他國音樂與文化,更要知道中國音樂與其他國家音樂的不同之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心相通”,我的體會是,音樂是流淌在不同國度人民之間的“通心河”。
履職建言,呼吁政府更加支持藝術教育
“老政協(xié)!”擔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8年之久,劉月寧為藝術教育的鼓呼受到各方的關注。2013年,她曾提出關于“設立海外傳播專項藝術基金”的提案,獲得了有關部門的重視,文旅部(原文化部)隨后推出了“國家藝術基金”。
委員履職
目前,劉月寧還持續(xù)關注“盯”著兩個領域,其一是中國音樂的海外傳播,她希望通過建立學位或新學科更進一步地促進中國音樂文化在海外的深入影響力;其二是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一門樂器,而是通過學樂器了解中國文化,提升個人修養(yǎng),完善人格。”劉月寧呼吁政府加大、加強對藝術教育的支持,也呼吁社會尤其是家長們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藝術教育的良好作用。
“近幾年,隨著民辦藝術教育土壤的不斷改善,境況有了顯著改變,從無人管轄到規(guī)范運營,從業(yè)余到逐步走向專業(yè)化,民辦藝術教育得到了政府各級部門的重視和家長們的認知和支持,正在快速發(fā)展!眲⒃聦幷f,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專業(yè)音樂教育人才進入民辦藝術教育,民辦藝術教育已然成為專業(yè)藝術教育很重要的土壤,政府部門需要再加強正向引導,促進其為繁榮中國的藝術教育賦能。
宋慶齡藝術中心名師領銜“小茉莉”揚琴藝術班
守正創(chuàng)新,讓中國揚琴“領跑”世界
就當前發(fā)展態(tài)勢而言,在世界揚琴家族中,中國揚琴有較高的地位、廣泛的傳播渠道和教育教學體系。中國揚琴發(fā)展日漸繁榮,離不開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在中國演變的數(shù)百年間,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揚琴在制作、演奏、創(chuàng)作、教學、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fā)展,與剛傳入時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認為,在前幾代人努力的基礎上,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對中國揚琴的創(chuàng)作范式和樂器進行改革完善,以便更好地融入世界!眲⒃聦幾孕诺卣f,音樂教育是專業(yè)的藝術教育,沒有守正就沒有根,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發(fā)展。2019年劉月寧教授與樂器廠合作,帶領“茉莉花”團隊新研制的便攜式茉莉系列中國揚琴,就是為了促進中國揚琴國際化發(fā)展而做出的革新。
“茉莉花”揚琴揚琴重奏團成員
揚琴藝術作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它既是一個民族傳統(tǒng)文明的歷史積淀,也始終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劉月寧致力于推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展開更多合作,促進中外音樂交流互鑒,同時也希望培養(yǎng)出一批熱愛中國音樂文化的外國學生人才,成為未來的“中國音樂專家。
“我認為中國揚琴將會成為世界揚琴家族的領跑者!眲⒃聦幙粗淌依镎n間玩鬧的“小茉莉”說,這批孩子最小的只有4歲,她們對揚琴的喜愛和表現(xiàn)讓人充滿希望。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