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月5日,法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爾·布列茲在德國巴登巴登的家中去世,享年90歲。
皮埃爾·布列茲生于1925年3月26日,從小學習音樂,后來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拜梅西安為師學和聲,隨萊博維茨學十二音技法,隨奧涅格的妻子沃拉布爾學對位。布列茲在指揮中注重作品結(jié)構(gòu),強調(diào)現(xiàn)代作品在節(jié)奏中呈現(xiàn)的色彩感,也強調(diào)音響效果。而他最輝煌的成就,應該說是1976年在拜羅伊特指揮《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百年紀念演出,對這部宏大史詩給予了全新的現(xiàn)代性解釋。1971年至1975年間擔任BBC交響樂團指揮長,同時于1971年至1977年兼任或?qū)H渭~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1977年他回到巴黎,擔任從事電子音樂和電腦音樂研究的“聲學/音樂協(xié)作研究院”主任。其間,他的指揮生涯并未中斷,繼續(xù)客座指揮歐美著名管弦樂團。1995年,他被任命為芝加哥交響樂團首席客座指揮家。
有樂評人認為,沒有布列茲,當代音樂——事實上整個音樂世界都是無法想象的。
作為作曲家,他在20世紀40、50年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反傳統(tǒng)先鋒的形象。
作為辯論家,他給戰(zhàn)后的音樂奉獻了不少格言警句,例如,“任何沒有感受到十二音體系必要性的人,都是徒勞的”,“對于歌劇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或許是炸了所有的歌劇院”。
作為指揮和教育家,他做了比任何在世音樂家都多得多的20世紀音樂的演出實踐,從馬勒到曼托瓦尼,從斯特拉文斯基到勛伯格,從貝爾格到比爾特維斯特,當然還有他自己的音樂。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