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爵士樂和民族風可能比你想象的有更多共同點。一項新研究提出人們感受音樂或有相同方式。
我們聽音樂時,聽的到底是什么?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們試圖將答案解釋成我們對音樂感受的九個基本元素——或者用他們的說法,叫“感知特征”。
他們的研究可有助于音樂行業(yè)使用計算模型來預測聽眾的個人品味。
所謂的音樂信息檢索模型結合了聲音信號處理器和音樂元素分析,后者通常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感知中的概念,如音樂強度、節(jié)奏規(guī)律、節(jié)拍和風格。該模型還包括音樂流派的分析(如朋克、舞曲和實驗性曲風)、情緒(悲傷、快樂、溫情)和其他特性。
但是這種模型有較大的限制,那就是不同背景和對音樂有不同熟悉度的聽眾是否會對音樂有同樣的感受,更不用提聽眾還有各自的偏見和文化背景了。
音樂信息檢索模型所依據(jù)的音樂理論就成為一個弱點,不足以使之有能力提取感知上的共同點。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音樂,但他們知道他們所喜歡的音樂是什么。那么,這些偏好所形成的基礎是什么呢?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弗萊伯格、赫德布萊德、法比阿尼和埃羅迅認為,人們在聽音樂時,他們的大腦很可能是動用了一種“中間分析層”,所以音樂的基本元素就能更多更自然地感受到。
想要讓一群人一致同意有關音樂的什么事——DJ可以現(xiàn)身說法——不太容易。但是研究團隊通過關注音樂的九個元素,就能找到人們在感知上的共同點,這點還可以加以利用。
他們做的實驗是讓20位聽眾聽完100首鈴音及110段電影音樂片段后,從以下九項“感知特性”中進行打分:
·速度——慢或快;
·節(jié)奏清晰度——有力或流動;
·節(jié)奏復雜度——簡單或復雜;
·發(fā)音——曲調、斷音及連音時長;
·力度變化——與演奏者的力度相關;
·模態(tài)——主調還是副調;
·整體音高——高或低;
·和聲復雜度——泛音的連續(xù);
·明亮度——低沉或明亮。
弗萊伯格表示上述九項感知特性反映了音樂圈外人如何理解他們所聽到的聲音。比方說,他們沒有讓聽眾就音節(jié)的節(jié)奏速度(指在一段時間內出現(xiàn)的音符數(shù))進行評分,而是選擇了稍許簡單的“速度”的概念,因而圈外人可以將之與運動快慢結合起來。
他們的想法是,探究他們從被試中得到的評分結果是否能夠在某些方面比對起來。
被試們采用李克特式量表評價每一特性并給音樂打分,他們的評分選項包括“慢”、“快”、“柔和”、“響亮”等。
弗萊伯格表示:“如果在九項指標中任一地方有很高的一致性,這很可能預示著某一指標與我們大腦中對音樂的真實感受更親近的某些東西是有關聯(lián)的。”
弗萊伯格還提到,在很多時候,這九項指標都在被試中顯示出了共性。
“九項感知特性是有效果的,被試的個人偏好和文化差異并沒有影響!
“如果我們再邀請20位志愿者,結果也是一樣的!
盡管弗萊伯格表示該研究決不是支持音樂信息檢索模型的最終證據(jù),但它的結果確實指出了一個了解人類感知的方法,這有助于研究出更好更簡單的計算模型。
他說:“以不同特性所做出的共性描述將能夠說明聽眾聽到的音樂里某些相同方面。因而,我們就可以避免在音樂偏好中出現(xiàn)太大的個人差異,也就是找出那些大家都覺得好或不好的!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