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起,貴州省黔劇院民族樂團分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中央民族樂團音樂廳、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三場名為《風華黔韻》民族音樂會的演出。這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黔劇第一次在中國最高音樂殿堂向人們展示黔劇樂韻,在北京掀起了不小的民族風。
貴州省黔劇院民族樂團這次受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國家大劇院的邀請到京演出,是近年來貴州專業(yè)民族樂團第一次在國內頂尖表演場所的首次亮相,也是貴州民樂對國慶的獻禮,同時其中一場為中央財經(jīng)學院校慶的表演也讓貴州文化走進了校園。音樂會內容涵蓋了貴州地方特色的音樂作品和以貴州黔劇板腔為素材的民族音樂新編曲目以及黔劇彩唱,是對貴州各民族地方音樂風格融合提煉后的一種全新演示。
貴州省黔劇院民族樂團由全國各大音樂院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和省內眾多民樂精英組建而成。這支生機勃勃、充滿朝氣、實力雄厚的年輕隊伍,近年來在全國、全省各項專業(yè)大賽屢獲大獎,代表了當前貴州省專業(yè)民樂演奏的最高水平,2013年3月,樂團演奏的《苗山情》、《山谷情歌》、《躍龍》等室內樂作品應邀出訪澳大利亞演出,受到當?shù)赜^眾和來自世界各國藝術代表團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貴州省黔劇院民族樂團《風華黔韻》民族音樂會分為上下兩篇共十二首曲目,上篇由《苗嶺喜慶》、《黔韻》、《苗山情》、《木瓢舞曲》、《三月三》、《山鼓》六首曲目組成,《苗嶺喜慶》、《木瓢舞曲》等曲目集中表現(xiàn)了貴州苗、彝、布依等少數(shù)民族的美好生活。打擊樂合奏《山鼓》以木鼓為主體吸收竹筒、簸箕、木瓢等貴州山民生活用具而創(chuàng)編,極具生活氣息,《黔韻》則以貴州地方代表劇種“黔劇”的“揚調”、“二板”、“二簧”等板腔為素材編創(chuàng)而成,高胡、嗩吶、笙領奏的黔劇聲腔黔味十足,以樂器樂化的模擬展示了黔劇板腔多姿多彩的風韻。
下篇由《端節(jié)》、《珠郎娘美》、《躍龍》、黔劇《九驛圖》選段、《秦香蓮》、《水龍吟》組成,下篇開曲《端節(jié)》是貴州水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樂曲表現(xiàn)了人們在節(jié)日中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載歌載舞的喜慶、歡樂的盛大場面。樂曲《珠郎娘美》、黔劇彩唱《九驛圖》選段分別選自黔劇《秦娘美》和新編歷史黔劇《九驛圖》,通過樂曲和演唱來詮釋黔劇委婉抒情的曲調。
在這次演出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黔劇樂韻的魅力。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極其豐富,其中在傳統(tǒng)戲劇方面,黔劇是最具代表性的貴州本土劇種,黔劇的母體“貴州楊琴”,在清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年),已在貴州出現(xiàn),經(jīng)過歷代的歷史沿革與演變、發(fā)展,已具備200年以上的歷史。2008年國務院批準,黔劇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貴州省黔劇團為該項目的保護單位。
《中國民樂報》曾刊登由民樂專家郭一撰寫的評論文章《美麗貴州·黔韻飄香》一文,對貴州省黔劇院民族樂團“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結合”,“技藝與神韻的統(tǒng)一”“作品與演奏的詮釋”等方面做了充分肯定。此次演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將邀請在京民樂界專家、新聞媒體等出席音樂會并組織召開貴州民族音樂以及貴州黔劇音樂的專題研討會。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