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筆者對揚琴藝術學習與表演的經驗,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揚琴表演的訓練:
1.增強手腕的靈活性
手腕是否放松、靈活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揚琴藝術的各種表演技巧并發(fā)揮其應有的音質美感,因此,我們首先必須進行手腕靈活性的訓練活動。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采用鐵鼓槌在大號沙包上進行往返性的擊打訓練,從最開始的五分鐘逐漸增加至十五分甚至是二三十分鐘,在四分音符為一拍的節(jié)奏中加入附點、切分、三連音等節(jié)奏類型,由此增強學生腕部的靈活性。除此之外,這種訓練方式還能夠極大地增強自身的臂力,為以后表演氣勢磅礴、熱烈奔放的技巧活動奠定基礎。
2.加強手指與指腕之間的配合
手指與指腕之間的靈活性與協(xié)調性在表現委婉、細膩、歌唱性比較強的輪音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因此,在進行腕部靈活性訓練之后,還必須進行手指與指腕靈活性的訓練。首先,以大指、食指為支點握在木槌尾端,中指、無名指、小指的第一關節(jié)內側托住木柄,掌心收攏。在具體運動過程中,手腕、大指、食指均不動,以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運動為主,托動木槌敲擊桌面。熟練之后,逐步提高速度、變化節(jié)奏型。其次,在強化了中指、無名指、小指的靈活性之后,再由慢至快重復以上運動,直到手腕、手指能夠和協(xié)地配合。最后再回到琴上練習,不僅能夠使著力點和音位比較準確,而且表演節(jié)奏也十分連貫,呈現出飽滿、圓潤的音色效果。
3.加強琴竹高度統(tǒng)一性的訓練
由于左右手輕重力度的差異導致琴竹高度無法一致,從而產生“左輕右重”的現象,極大地破壞了揚琴表演“齊竹”技法的音質效果。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琴竹敲擊繩子的方式進行訓練。首先,通過左竹法增強左手腕的主動意識,提高其靈活性與力度效果。其次,通過三連音的訓練,增強左右手之間的平衡,避免出現左輕右重”的現象。最后,再進行“雙音”練習,力度上由強及弱,手腕由高到低;節(jié)奏上由簡單到復雜。在多變化、系統(tǒng)化的練習過程中,逐漸避免揚琴表演磕磕巴巴不規(guī)則的彈奏現象。
4.加強擊弦點統(tǒng)一化的訓練
首先,可以通過竹頭相對的方式進行持楗,在同一點上進行重復性的上下訓練,由此形成定勢效果。其次,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涂有蠟筆色彩的圓圈,然后進行左右竹交替擊打該圓圈,如果超出圓圈,則會呈現出蠟筆色彩,從而使我們明白自己的訓練效果。最后,揚琴樂器上有諸多不同的琴弦,因此,我們還必須具有良好的眼神,一方面加強眼睛的保護;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瞬擊”訓練,從而形成既快又準的擊打效果。這些訓練無形中提高了敲擊的靈敏度及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