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漢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楚腔漢調——館藏漢劇文物展》8日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當天展出的漢劇藏品238件套,歷史照片原件100余張,復制件500余張,珍貴書籍30余部,音像資料300余套,分為漢劇源流、漢劇藝術、漢劇文化三部分呈現。展覽中的大部分藏品來自漢劇收藏家劉立先生的捐贈。30余年來,他廣泛收集有關漢劇的實物、音像資料,大到服飾,小到門票,為漢劇留下許多珍貴材料。
此次漢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武漢漢劇院、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武漢大學國家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協辦。
漢劇是湖北代表性地方劇種,迄今已有400年歷史。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進京,漢調北上,進而孕育出京劇,漢劇遂為“國劇之源”。
近代以來,漢劇以武漢為中心漸至鼎盛。漢劇的發(fā)展聲腔以皮黃為主,兼有歌腔、昆曲、雜腔、小調等曲調,板式豐富;唱腔語言則以武漢方言為標準,具有鮮明的湖北地方特色。隨著新媒體和新傳播方式的不斷出現,傳統(tǒng)戲劇日益衰落,漢劇亦難例外。2006年,漢劇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新網/曹旭峰 連紅 孫夏)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