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梅蘭芳大劇院要全面降低京劇演出的票價,第一反應(yīng)是,以50元或80元,即與電影票持平的價格看出京劇,那感覺實在太值了。事實上,京劇通常的票價并非老百姓能夠經(jīng)常消費得起。票價降低的直接效果必是上座率的提升,比如天蟾逸夫舞臺,它在上海相當于梅蘭芳大劇院在北京的地位,其票價相比較低,劇場的上座率平均能達到八成以上。11月30日,正趕上“小冬皇”王佩瑜有演出兼封箱戲開票,我見到的天蟾大廳可用“摩肩接踵”來形容,接近北京地鐵10號線的擁擠程度,可見低票價會帶來觀眾的踴躍。
以梅劇院為首的演出重地率先降低票價,對目前不算景氣的京劇市場是好事,對提升京劇的號召力也是好事。這有利于培養(yǎng)觀眾走進劇場看現(xiàn)場的習(xí)慣,拆除掉劇院與觀眾之間的藩籬。其次亦有利于建立劇院獨有的特色,建立穩(wěn)定的消費習(xí)慣,比如想聽戲就趕快查查梅劇院在演什么。
不過,古老京劇的重新興旺發(fā)達,僅靠劇院、演出團體讓利還是很不夠的。在拉觀眾進劇院之前,怎么也得有一批可供拉攏的對象吧?對象何來?得從零開始培養(yǎng),相聲團體的代表之一“德云社”都摸爬滾打了近10年才贏得一席之地,何況京劇?培養(yǎng)觀眾,先得了解京劇所演的歷史故事,還得熟悉京劇的語言表達方式。進了場的不能是對京劇一無所知,怎么也得對唱腔有些了解吧,不然,連叫好都叫不到點兒上。因而,票價的降低是第一步,振興京劇這個復(fù)雜的系統(tǒng)工程,想做好還得出組合拳。
歐美很多舞臺演出都既有文化傳播力,又能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提起百老匯三個字,國人一定不陌生,熟悉的還能哼幾句《西區(qū)故事》,而潛伏于“百老匯音樂劇”之后的數(shù)字更是驚人,紐約旅游收入的2/3來自看音樂劇的游客。同樣是舞臺藝術(shù),京劇的背后有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做支撐,有人多勢眾的票友,只要操作適宜,完全有潛力可以達到百老匯的號召力。(京華時報/伍銥銥)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