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娟近照
10月下旬,在“十藝節(jié)”演出間隙,記者在分會場山東淄博參演人員駐地,見到了剛剛結(jié)束演出的天津評劇院副院長曾昭娟,脫下戲服的她如戲中人物一樣優(yōu)雅,指間白瓷茶杯中飄著香茗的清香……
學生時代的曾昭娟很喜歡李谷一,業(yè)余時間最愿意做的就是捧著收音機翻來覆去地聽李谷一的歌。曾昭娟天生一副金嗓子,在學校里一直都是文藝活動積極分子。隔著“話匣子”,她總是幻想著自己在舞臺上表演會是什么樣子……舞臺成了年幼的曾昭娟一個美麗的夢。
1981年,15歲的曾昭娟成了漢沽一中的一名中學生。一天放學回家,她看到漢沽評劇團招聘演員的啟事,雖然不知道評劇是什么,但她竟然回家偷拿了戶口本悄悄報了名。結(jié)果,曾昭娟憑借演唱李谷一的《祖國啊,我的父母之邦》征服了評委,她不顧父親的阻攔進了評劇團。短短一年時間,曾昭娟就成了漢沽評劇團的臺柱子。1986年,曾昭娟成了著名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花淑蘭的第六位弟子,在恩師的精心栽培下,曾昭娟從唱腔到形體表演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并于1990年調(diào)入名家薈萃、流派紛呈的天津評劇院。
天津評劇院為曾昭娟量體創(chuàng)排了新編歷史劇《鳳陽情》,正當《鳳陽情》唱出天津、逐漸在全國戲劇界引起關(guān)注之時,2003年4月,曾昭娟不慎摔斷股骨,手術(shù)中釘了兩根鋼釘。臥床休息的4個月時間里,她心系評劇舞臺,咬牙鍛煉并不斷增加活動量,剛能下地就艱難地抓著欄桿爬樓梯。受傷5個月后,重新走上《鳳陽情》排練場的曾昭娟哭了,同事們也哭了,曾昭娟說:“我的腦子里從來沒想過爬不起來怎么辦,只想著不能丟下評劇,不能丟下觀眾!
談到自己獲得的許多榮譽,曾昭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其實,第一次拿到梅花獎的時候確實很興奮,畢竟這是中國戲劇界的最高獎,也可以說是一個戲劇演員最高的榮譽。但第二次獲得梅花獎,就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關(guān)注的是藝術(shù)本身,而不是自己得到什么榮譽。”
從15歲開始,不管是病痛還是其他誘惑,都沒能動搖曾昭娟投身評劇藝術(shù)的決心和信念。曾昭娟說:“其實有很多人勸我去唱歌,去演電視劇,去當主持,那樣出名快、掙錢多,可是我不動心。沒辦法,我就是愛唱評劇。干我們這一行,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如今,作為天津評劇院副院長的曾昭娟活躍在舞臺上的同時,心里一直思考著評劇傳承問題。她認為,一門戲曲藝術(shù)要想發(fā)展,離不開人才!拔医(jīng)常教導學生,從事評劇這一行,既要克服主觀上的困難,也要克服客觀上的困難。主觀上要認識到,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堅持走下去,不能輕易被誘惑動搖?陀^上的困難也是必須要克服的,不能輕易言敗。這些困難克服了,自然會有成果!痹丫陥(zhí)著地認為。(中國文化報/胡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