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民間歌舞劇團成立于1953年,是內蒙古地區(qū)從事二人臺藝術最早的專業(yè)團體。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不斷發(fā)展壯大,現已成為地方特色鮮明、鄉(xiāng)土氣息濃郁、各類創(chuàng)作人員齊全的藝術表演劇團。劇團現有一級專業(yè)技術職稱7人,二級專業(yè)技術職稱16人。呼和浩特市民間歌舞劇團于2006 年申報“二人臺”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中國成立以來,呼和浩特市民間歌舞劇團共排演劇(節(jié))目近500個,培養(yǎng)了一大批業(yè)務精湛的藝術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多次進京演出,受到了周恩來、賀龍等中央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曾赴朝鮮、西藏慰問志愿軍及平叛部隊,并進京為中共八大、十三大演出。有諸多藝術家應邀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講學,足跡遍及全國。上世紀50年代,劇團向河北省、山西省及內蒙古包頭、集寧、巴彥淖爾等地輸送了大量的藝術人才,促進了二人臺劇團的成立與發(fā)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團上下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努力提高專業(yè)技術和演出水平,在保留傳統(tǒng)優(yōu)秀劇目的基礎上,又排演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劇目。其中《打金錢》、《走西口》、《掛畫》、《塞上昭君》、《接婆婆》、《鬧元宵》、《回鄉(xiāng)路》、《也蘭公主》、《紅巖》、《青石溝》、《太陽石》、《喊山》、《搓莜面的女人》、《好官牛玉儒》、《劉統(tǒng)勛私訪河口鎮(zhèn)》、《花落花開》、《棗林溝的故事》等劇目多次參加全國戲曲匯演并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第四屆中國戲劇節(jié)十一項集體及個人獎、中國曹禺戲劇獎、第三屆中國戲曲紅梅薈萃金花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戲劇匯演銀獎、自治區(qū)“五個一工程”獎、首屆、二屆內蒙古二人臺藝術節(jié)金獎、銀獎,全國北方片地方小戲匯演及四省區(qū)二人臺電視大獎賽等多項大獎。
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劇團以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精神,緊扣時代脈搏,堅持“三個貼近”原則,創(chuàng)作排演了《花落花開》、《棗林溝的故事》等劇目。每年積極參加“文化惠民”“送戲下鄉(xiāng)”等市委、市政府交予的各類公益性演出活動180余場,為繁榮群眾文化生活做出了重大貢獻。劇團將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貫徹 “雙百”方針,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扎實的工作作風迎接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