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被選為十八大代表,青海省西寧市戲劇團黨支部副書記、國家一級演員屈巧哲說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1985年12月,本是甘肅張掖地區(qū)七一劇團臺柱子的屈巧哲,跟隨在部隊的丈夫來到西寧,進入西寧市秦劇團。當時的秦劇團陣容龐大、人員眾多、競爭力強,在張掖小有名氣的屈巧哲在團里卻坐了冷板凳,甚至連龍?zhí)锥寂懿簧。不甘認輸?shù)乃,利用空閑時間認真排戲,苦練基本功。1986年10月,屈巧哲報名參加了西寧市舉辦的第二屆中青年演員大賽,并獲得一等獎,之后,又分別獲得青海省中青年演員大賽一等獎和西北五省(區(qū))電視大賽大獎。接二連三地獲獎,不但改變了當時演不上戲的尷尬局面,也增強了她在戲曲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信心。
在《五典坡》、《白蛇傳》、《秦腔將軍》等50多部劇目中,屈巧哲扮演過不同的人物形象。她始終堅持博采眾長,在唱腔發(fā)聲、表演技巧上狠下功夫,逐步形成了以情帶聲、以聲帶情、唱做俱佳、內(nèi)在感強的表演風格。2005年8月,由她主演的大型現(xiàn)代戲《母親》,獲得第三屆中國秦腔藝術節(jié)優(yōu)秀表演一等獎,也是要沖刺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劇目,然而事與愿違,在第23屆梅花獎評選中,屈巧哲意外落選了。在同事和親友的鼓勵和安慰下,她一頭扎進排練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24屆梅花獎角逐中,她不負眾望,贏得專家及廣大觀眾的贊揚和好評。“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時,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鼻烧芑叵肫甬斈戢@獎的情景時感慨萬千,“我深知這朵‘梅花’來之不易,它不僅是對我藝術努力的回報,也實現(xiàn)了我們青海戲曲界梅花獎零的突破!
2007年,西寧市屬專業(yè)劇團改革,屈巧哲本可以分流到別的文化單位拿全工資或調(diào)到陜西另謀高就,但她割舍不下對青海這片土地和觀眾的熱愛。“我總是想起寒冬臘月、大雪紛飛,老鄉(xiāng)們捧著熱騰騰的姜湯和雞蛋油餅在后臺等我們的場景,總是忘不了戲迷們一張張純樸善良的笑臉。”屈巧哲說,“我是一名演員,更是一名黨員。當組織挽留我時,我毅然答應留下來!边@一留就又是5個年頭,至今她仍然工作在第一線。無論是到廠礦還是部隊慰問演出,她都認真準備、積極參與。幾乎每年春節(jié),她和劇團的同事都是在大通、湟源等鄉(xiāng)村演出!皬恼鲁跞绞,甚至二月二,我們一村接著一村演,有時一天演三本戲,一本戲兩三個小時,一天下來就要連續(xù)熬十幾個小時,大家早已精疲力盡,連飯也不想吃?僧斂吹洁l(xiāng)親們的笑臉,聽到臺下熱烈的掌聲,就覺得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屈巧哲說。
為了使青海的秦腔后繼有人,屈巧哲全心全意培養(yǎng)新人,一字一句教他們唱,手把手教他們演。為了讓學生們更快成長起來,她多次把赴外地參賽演出的機會留給他們,“我希望能給青年演員更多經(jīng)風雨、見世面、交流學習的機會!彼f。
屈巧哲認為,藝術創(chuàng)作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投入激情,更要舍得奉獻犧牲。為了工作,她經(jīng)常無奈地把家庭放在第二位。有一次演出完匆匆趕回家時,她看見兒子站在凳子上,用改錐捅電閘。她急忙撲上前去,一把抱下兒子。兒子用稚嫩的聲音說:“媽媽,沒電了,我在修理呢。”聽到這兒,百感交集的屈巧哲抱著孩子哭了起來。到現(xiàn)在再講起這事,她仍感到后怕和愧疚!拔抑,我的故事在千千萬萬個文藝工作者身上也發(fā)生過。舞臺上的光環(huán)并不代表我們?nèi)康纳。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稱職的家長、兒女。既然我選擇做一名好演員、一名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就應該無私奉獻,全身心地為廣大觀眾服務!鼻烧苷f。(中國文化報/李穎)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