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線溫馨提示:由香港樂陶源音樂中心主辦,香港教育學院、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學會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藝術委員會協(xié)辦的“2011中港臺陶笛交流音樂會——陶笛Summer起舞吧”于8月27日在香港教育學院音樂廳舉行。
由香港樂陶源音樂中心主辦,香港教育學院、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學會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藝術委員會協(xié)辦的“2011中港臺陶笛交流音樂會——陶笛Summer起舞吧”于8月27日在香港教育學院音樂廳舉行。參加此次交流活動的有臺灣陶笛樂團、嘉義陶笛樂團和香港兒童陶笛樂團。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陶笛藝術委員派出了由徐昌茂副會長帶隊、十幾位大陸陶笛愛好者組成的團隊參加演出。
此次活動是香港第一次舉辦陶笛專場音樂會。早在活動舉行前一個月,所有門票都已銷售一空。音樂會當天,香港教育學院音樂廳座無虛席,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副院長、文化與創(chuàng)意藝術系主任梁信慕,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學會理事長李景銘,香港文聯(lián)會主席張孝勇,陶笛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徐昌茂,香港樂陶源音樂中心藝術總監(jiān)原樂天等人觀看了音樂會。音樂會開始前,香港樂陶源音樂中心藝術總監(jiān)原樂天先生為活動致辭,并分別向陶笛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徐昌茂和臺灣陶笛文化交流協(xié)會理事長李景銘贈送了兩岸三地陶笛交流互動旗。
音樂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由臺灣陶笛樂團小演員為大家演繹了八首合奏樂曲,《東風》、《郵遞馬車》、《超級瑪麗》、《東方緋想天》、《費加洛婚禮》、《東京爵士樂》、《撥弦波爾卡》和《粘巴達》。他們過硬的陶笛功底,高度默契的配合,再加上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給觀眾帶來的不僅是聽覺上的享受,更是視覺上的欣賞。
第二部分是大陸演員帶來的節(jié)目,每首樂曲都盡顯民族風情。首先是來自廈門12歲的朱睿琦帶來的《阿壩夜會》,一首草原音樂把觀眾們引入了無垠的大草原,去領略西北民族的爽朗豪放。緊接著,來自廣州的劉婧雅用AC三管陶笛演奏的一曲《梁!,又將觀眾的心引入了歷史的長河!读鹤!愤@首膾炙人口的中國名曲,曾被無數(shù)音樂人用各種不同樂器重新演繹。今天,陶笛版《梁!返牡桥_,帶來了另一番味道。年僅7歲的鄭嵐、鄭涵雙胞胎姐弟是全場年齡最小的演員。別看他們年齡小,表演可絲毫不遜色,手指輕快靈活,吐音干凈清晰,他們的二重奏《紅河谷》迎來了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另一曲高難度的葫蘆絲二重奏《乘風》也讓大家贊不絕口。來自北京的羅杰和來自深圳的史強用12高音陶笛分別演奏了《清晨鳥兒鬧枝頭》和《苗嶺的早晨》,兩首樂曲都描寫了鳥兒悠閑自在的生活,兩位演員用陶笛把鳥兒的可愛、靈動、活潑、俏皮等特點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與鳥兒共舞。來自深圳10歲的徐露津小朋友演奏了徐昌茂老師的作品《紅杏枝頭》,自信的眼神、優(yōu)雅的臺風、精湛的技術、灑脫的表現(xiàn)給樂曲增加了幾分活力。古琴版《陽關三疊》讓人們聽過一遍就難以忘懷,余天琳、何嘉偉、黎紫薇三人用陶笛為大家再次呈現(xiàn)了這一古典名曲,原來陶笛也可以表現(xiàn)得如此淳樸而富有激情。余天琳還單獨演奏了一曲《麗達之歌》,現(xiàn)場非洲鼓伴奏代替音樂伴奏,給人以清新、獨特的感覺。
長笛 長笛是現(xiàn)代管弦樂和室內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為一根開有數(shù)個...
簡單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管體除了材料以外還有無縫管材和手工包管之分:長笛制作有一個重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