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yè)委員會主辦,杭州紅星劇院、杭州品質(zhì)文化機構(gòu)、太音琴社承辦的首屆“中國國際西湖琴會”,自2011年5月14日始,至11月28日收官,一場古琴盛宴,讓人們得見,古琴之美,不止于聲,且美于形。
聆聽,來自遠古的聲音
龔一、曾成偉、趙家珍、楊青、李鳳云、李祥霆、陳雷激、丁承運八位名家,每月在紅星劇院上演一場專場音樂會。音樂會上,各位名家都攜各自的珍藏之琴,用不同的風格演奏古琴名曲。在鑒賞音樂的同時,觀眾還有幸聽到了名家各自對于琴藝的獨到見解。
而這一風雅的盛會在11月24日到27日到達了頂峰。在這一古琴峰會上,僅有音樂會、斫琴展,還有荃橈號上的大型雅集和學術(shù)峰會,成為當今古琴界的一大盛事。
匯聚浙派、廣陵、金陵、泛川、諸城、梅庵等多個琴派愛好者的《古琴雅集系列》,更是將舞臺由劇院轉(zhuǎn)移到了戶外,在茶館里、在書院內(nèi),品著西湖茶茗的同時,與更多的愛好者一起切磋交流琴藝,徹底打破“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的惆悵。
從五月至十一月,從八大名家個人古琴專場到名家齊聚杭州同臺獻藝的古琴名家音樂會,杭城受眾數(shù)以萬計。這一次古琴盛會,對于傳播古琴文化、弘揚傳統(tǒng)藝術(sh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杭州,是古琴藝術(shù)的溫床
古琴之于杭州,便如青燈之于伽藍。杭州有容乃大的藝術(shù)情懷是古琴藝術(shù)的溫床。
說來,杭州與古琴的淵源很深。自古,杭州古琴名家輩出。早在南宋時期,臨安就誕生了我國歷史上最早、最有影響力的古琴流派:浙派古琴。到明嘉靖后,浙派古琴又達到了一個新高潮,琴界均以浙派為尊,琴人莫不以習浙派古琴感到自豪。
“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城市文化內(nèi)涵融匯在每個杭州人血脈中難分難舍。因此,“中國國際西湖琴會”的舉辦,無疑是貫徹杭州人文精神的最佳典范。西湖深秋之美和著幽幽琴聲,沁入西湖水,化成西湖雨,澆灌著杭州文化名城的每一寸土壤,這悠長的古韻,譜成了一曲動人的旋律回響在西湖畔的柳岸芳草間,讓人回味良久。
杭州紅星劇院搭建的古琴藝術(shù)交流平臺,讓各大名家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到研討和交流中來,加之古琴文化學術(shù)論壇的舉辦,讓古琴的“教與學”、“研究與探討”成為古琴業(yè)內(nèi)意義深遠的文化活動。這一次古琴盛會,對于傳播古琴文化、弘揚傳統(tǒng)藝術(sh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曲高,和者不寡
這場風雅的盛會讓這遠古的琴聲走到更多杭州人的身邊。
不少聽眾聽完一場琴,說,第一次聽到琴聲便覺心曠神怡,宛如看到云山霧海,游于翠竹清泉下。他們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留言:以后如果還有這樣的古琴活動,一定要告知。
值得一說的是,中國國際西湖琴會的舉辦,不僅直面杭州聽眾,更重要的是,面向了江、浙、滬乃至全國古琴愛好者。不少前來參加古琴峰會的聽眾,都是不辭路途辛苦,從全國各地趕來杭州,只為一睹名家風采和有著厚重歷史積淀的古琴。說來,這次的“西湖琴會”,大師們帶來的古琴,有好幾把都是從唐代、宋代傳下來的。李祥霆所彈奏的古琴名為“九霄環(huán)佩”,從唐朝流傳至今,已有1250多年的歷史;龔一的兩張琴,一張是著名花鳥畫家張正吟傳給他的“正吟琴”,據(jù)說是李清照的遺物;另一張春雷琴,也是宋代的古物。一個背景是,古琴現(xiàn)已成為拍場新寵,在今年的一場春季拍賣會上,王世襄舊藏唐“大圣遺音”伏羲式琴以1.15億元人民幣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