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與朋友來到了北京竹檀京韻琴行,結識了琴行主人王慶國——一位以制作月琴而聞名遐邇的能工巧匠。 說到做月琴,王慶國滔滔不絕,提起他剛剛制作完成的九龍月琴,其得意之色溢于言表。筆者求教這把九龍月琴“妙”在何處?王慶國樂不可支地說道,這料——是他在老天橋市場不知尋覓了多少回才淘來的,它是一塊百年以上的小葉紫檀老家具料,這種料極其難得,可遇不可求。
其次是工藝——這把九龍月琴上的九條龍,雕刻得細膩傳神,有呼之欲出、一飛沖天之感。琴腔子上是兩對二龍戲珠,上下各一對。如意頭(琴頭)雕的是龍的正面部,把龍的威武雄壯之美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四根軸子上,每根雕刻一條盤龍,四條盤龍彼此呼應,駕霧騰云,似有風雷之聲。在冉冉祥云的背景中,九條龍各逞神威,遨游在廣袤的太空。
再次,九龍月琴上把音寬而亮,下把音清而脆,低音而不敞,高音而不窄,發(fā)音飽滿,音質純凈,有金石鏗鏘、珠落玉盤之美。難怪著名月琴演奏家尚長貴先生贊嘆九龍月琴:月琴至品,難覓其雙?芍^點睛之評。
俗語說:名師出高徒。王慶國能做得一手好月琴,經名師指點應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然而,王慶國的回答卻出人意料,他做月琴至今,還沒有真正拜過師傅,更甭說名師了!幾十年前的那幕情景又浮現(xiàn)在他眼前——
北京東華門一個制作和修理提琴的作坊外面,一個小男孩正隔著窗玻璃向里張望,雙眼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一連幾天,人們在這里都能看到這個小小的身影。終于有一天,作坊里的師傅出來了,問他:“小家伙,你天天上這兒到底看啥來了?”少年率真地答道:“我喜歡小提琴,可我買不起,我想學做小提琴。”師傅看他聰明伶俐,又討人喜歡,就讓他進來了。從此,這個作坊里就多了一個“小學徒”。他,就是少年的王慶國。
學做月琴,是1996年以后的事了。當時已過而立之年的王慶國,一直沒有忘記小時候學做小提琴那個情結,也正是那時練就的“童子功”,為他日后做月琴打下了一個深厚的“伏筆”。
王慶國制作的第一把月琴,耗費了他一個月的心血。制作完成后請北京京劇院月琴名家尚長貴先生鑒定,結論八個字:音色優(yōu)美,外觀漂亮。這把月琴后來被一位美國華僑購去,成為心愛之物。
去年,一個叫保羅的愛爾蘭人在湖廣會館看京戲時,深深地被月琴美妙的聲音所吸引,突發(fā)奇想:如果用月琴演奏英國的鄉(xiāng)間音樂,是不是也很優(yōu)美動聽呢?他到后臺樂隊一試,非常滿意,當時與朋友慕名找到王慶國,挑選了一把稱心如意的月琴帶回國。
月琴從無人問津到脫銷,王慶國成了月琴制作名家。無論專業(yè)抑或業(yè)余月琴演奏者,大多都要找他制作。目前中國京劇院和北京京劇院所用的月琴,清一水兒是王慶國制作的。燕守平京胡交響音樂會、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張火丁主演并拍攝的戲曲片《江姐》、北京京劇院新編歷史京劇《孔雀東南飛》等,所用的月琴都專門找王慶國制作。
那么,王慶國制作的月琴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王慶國道出其中奧秘。
原來,在傳統(tǒng)月琴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王慶國大膽進行了革新。首先,在不改變傳統(tǒng)尺寸的前提下,加大琴腔子(共鳴腔)的體積空間,同時在琴腔子里面加入兩道音梁(傳統(tǒng)工藝是一道音梁),從而增加了共鳴;其次,根據不同行當演員和不同調門設計不同的月琴尺寸,一反以往月琴生產只依據一個尺寸的傳統(tǒng),這樣既能夠保證演員所需調門的最佳音色,又能夠適合劇情的需要。如上述京劇交響劇詩《梅蘭芳》和戲曲片《江姐》,所需月琴就是這種“一對一”制作的范例。
此外,王慶國酷愛京劇藝術,年輕時曾拜在王瑤卿先生的嫡傳弟子楊德華門下,專門學習青衣聲腔藝術,并在職工京劇大獎賽中獲獎。后來他對月琴演奏發(fā)生了濃厚興趣,向一位專業(yè)月琴老師學習。過了一段時間,他竟能彈得像模像樣。一些名票房經常請他去伴奏。通曉聲腔藝術和月琴演奏兩大特長,成為王慶國制作月琴的一大優(yōu)勢,不斷給他的月琴制作注入靈感和激情,使他成為業(yè)內的“另類”。
作為撥弦樂器,月琴的歷史可謂久遠。它由阮演變而來,流行于晉代,大約從唐代開始被稱為月琴。至清代,月琴演變?yōu)楝F(xiàn)代的樣式。從1958年開始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月琴制作經歷了多次革新,其音量明顯增大,音色更加優(yōu)美。
如果說作為與京胡、京弦子并稱為京劇文場“三大件”的月琴,以其獨特優(yōu)美的音色為京劇樂隊錦上添花,那么,作為當今業(yè)內的佼佼者,王慶國——就是那個為月琴制作錦上添花的人。 (來源:拙風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