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抱琵琶,輕移蓮步,尚未啟口,那般大家閨秀的風度就“震”住了在場的所有人,而當她用玉指輕撥絲弦時,那種纏綿悱惻的“江南絲竹”之樂,就隨著看不到的一股股清泉,從地底不斷流淌出來,一直流到人的心底里去,似乎在那一瞬間讓所有人心底里的那根弦也被撩撥得顫動起來,這就是省歌舞劇院琵琶國家一級演奏員潘嫦青給大家留下的非同尋常的印象。
20歲離家赴徽州,她對《塞上曲》多了感悟
潘嫦青出生于上海,外祖父沈浩初是我國“浦東派”琵琶演奏大師,還出版了一本很珍貴的介紹琵琶指法的書籍《養(yǎng)正軒》。在這個琵琶世家里,她和孿生妹妹從六歲開始就學習琵琶演奏技藝,兩年后雙雙同臺演出,轟動了上海灘。后插隊落戶到上海郊區(qū)的奉賢縣。1971年,她被錄取到徽州歌舞團,因為缺少鋼琴,她要為歌舞團演出時提供即興伴奏。20歲,潘嫦青就要離開上海,告別父母,心里有太多的不舍,在彈奏《塞上曲》時,她的內心又多了別樣的一層感悟。母親臨別鼓勵她說:“要好好讀書,好好彈琵琶!”
在異鄉(xiāng)的日子,她苦練技藝。通常的琵琶演奏者使用的是“五指輪法”,而潘嫦青練習的卻是“四指輪法”。不分酷暑和嚴冬,她都在認認真真地練習,在日復一日的苦練中,她發(fā)現(xiàn),手指之間的琵琶音越來越圓潤動聽。
34歲出訪蒙古,她的《十面埋伏》聲驚四座
作為一名優(yōu)秀琵琶演奏員,潘嫦青演奏文曲、武曲的功夫都很深。1985年10月,她隨團參加在烏蘭巴托舉辦的“第七屆亞洲音樂節(jié)”。一開始,她上臺演奏自己的拿手曲目——《十面埋伏》時,因為考慮到自己代表的是中國民樂演奏者,她真有些緊張,但隨著她左手熟練地挑、勾、抹、彈,右手也迅速地擻、打、煞、伏,因為扎實的基本功,她很快就將聽眾引入了傳統(tǒng)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意境,而她那顆激動的心也逐漸平復下來。在嫻熟的演奏中,她一氣呵成,用起伏跌宕的樂音,層次分明地刻畫出一場激烈的古代戰(zhàn)爭場景,真是應了白居易的那首《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碑斔葑嗤陼r,觀眾席上響起一陣又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觀眾的一再要求下,潘嫦青還即興演奏了蒙古當?shù)孛窀琛栋堮x》。當這種蒙古人耳熟能詳?shù)男捎梢患袊墓糯鷺菲鳌醚葑喑鰜頃r,全場的氣氛再度掀起高潮。一位蒙古記者當時就豎起大拇指稱贊:“小潘奏的真好,她彈文曲深情委婉,耐人尋味;她奏武曲,氣吞山河,扣人心弦!”
在那屆亞洲音樂節(jié)上,潘嫦青的琵琶獨奏《十面埋伏》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小組的優(yōu)秀節(jié)目,并參加了亞洲音樂節(jié)的閉幕式演出。蒙古電影制片廠還特地為她拍攝了記錄片。
54歲時參加“兩岸情”演出,她脫譜演奏《琵琶行》
今年9月,為參加“兩岸情”演出,她與臺灣著名指揮家陳澄雄先生合作,共同演出琵琶協(xié)奏曲《琵琶行》。而潘嫦青拿到曲譜時,距離正式登臺演出已經沒幾天了,她每晚開始緊張地記背譜子,有時臨睡前想不起來那一段的音符了,她又起來重新記誦,同時還抽出時間專門練習。為了這17分鐘的演奏,她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正式演出排練到第五遍時,潘嫦青要脫譜演奏。陳澄雄先生很驚訝,這位世界級指揮家感動地說:“您這么敬業(yè),在這么短時間內就可以背譜,而且彈奏得非常美,讓我的心靈真正得到了享受,我十分佩服!毖莩龀晒螅愊壬鷮⑹种械孽r花轉贈給了潘嫦青,這讓她感到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潘嫦青想告訴所有有志于琵琶演奏的年輕人,琵琶的演奏技巧是為表現(xiàn)音樂的內容服務的,而真正要領會其中的含義還得依靠演奏者本人的理解,要將曲譜讀懂,讀準每一個音;要想最終成名成家,還要看演奏者本人的知識積淀和文化修養(yǎng)。她說,在擁有樂感、知識修養(yǎng)之后,更要堅持每天練功。要演奏好琵琶曲譜,需要真正領悟樂曲的意境,并持之以恒地練習,這樣才能演繹出指間的曼妙。
(來源:江淮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