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轎車運輸古箏
首先將副駕駛位置背椅搖倒,先將古箏尾端從前門斜入至正駕駛座后面,然后將箏頭放在副駕駛伸腳的位置,最后搖高副駕駛座椅至車頂即可
2.面板被異物碰傷凹陷修復
用少許清水滴入凹坑中,一般吸收了水分后,凹陷的部位就會反彈上來,如恢復不到原來的位置,可用動物性膠水拌泡桐粉抹平,磨光后用蟲膠片液修色。
如果不太看重外表的小缺陷,一般無需修補,對音色無礙。切忌用化學膠水拌木粉貼平凹坑!!
3.面板有小的開裂維修保養(yǎng)
面板開裂一般有三種原因。
一是氣候干燥,環(huán)境濕度小于40%時(往往是人為的),面板收縮,應力弱點處就會開裂。
二是原面板本身就有內損(往往是天然的),表面上看不出來,一旦環(huán)境濕度變化較大時,就會顯出原形。
三是加工不到位,上面板時,預應力太大。
就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一般用502快干膠水向細縫中慢慢滲入即可。
4.預防面板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左手按弦處下面板產生磨損。
在演奏上、下小滑音或小三度按音時,左手的指甲,特別是左手佩帶的義甲,頂尖處極易觸及面板。初練者可以在左手按弦下方的面板上墊一塊軟塑片。如果已經出現(xiàn)了斑斑點點的磨損狀,也不用砂紙打磨掉,否則面板就會減薄,音色也會隨之變化
5.箏的日常使用、保養(yǎng)常識
古箏的使用場合對溫度沒有特別的要求,主要是濕度環(huán)境對古箏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相對溫度在50-7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箏的振動和發(fā)音都比較有利。
低于50%的濕度會引發(fā)箏體表面及箏的底版開裂,大于70%的濕度則易使面板吸潮,導致聲音發(fā)悶,余音減短,音色發(fā)暗。
建議大家在書房配備濕度計,有利于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從聲音上來看,古箏存放環(huán)境除了對濕度有要求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空氣混響時間?諝饣祉憰r間過長,會美化古箏的音色,而過短則易使古箏聲音發(fā)“干”。一般的空間混響時間應在1.2秒-1.7秒之間。
總之一句話,琴靠人養(yǎng)。經常使用并合理保養(yǎng),使古箏處于良好的振動狀態(tài),會有利于古箏各結構之間的進一步調合。
6.消除古箏彈奏過程中雁柱滑動的方法
古箏在彈奏過程中,琴弦不斷地受到撥、按及揉弦的作用力后,由于張力產生變化,會引起雁柱(碼子)滑動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使音準和音色受到影響,使演奏質量大打折扣,特別是在彈奏力度變化大的曲子和大型音樂作品時較為明顯。以下三種方法,基本可以消除類似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一、雁柱按序排列
以21弦古箏為例。正規(guī)樂器廠家制造的古箏,雁柱從高音開始依次排列,均有各自的編號(即1--21)。新古箏在開箱裝碼或更換琴弦時,必須按其編號順序,在規(guī)定的位置范圍內安裝雁柱,不要隨意調換。古箏的面板(隱間)是個曲面體,因此每個雁柱支腳曲面的弧度是不一樣的,所以雁柱是不宜互換的,否則兩者的接觸面就會不吻合,使雁柱的穩(wěn)定性降低,導致雁柱滑動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是首先要避免的問題。
二、修復雁柱支腳的曲面
古箏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再加上氣候、干濕度變化及擺放位置等諸多因素,古箏面板和雁柱在不同程度會產生型變,使兩者的接觸面也會發(fā)生變化,同樣使雁柱的穩(wěn)定性降低,這是造成雁柱滑動的主要原因。消除的方法是修復雁柱支腳的曲面。
其方法及步驟是:松開琴弦,在雁柱與面板之間鋪一張粒度為NO.300#砂布(不要用砂紙,因砂布比砂紙柔韌,容易與面板曲面吻合),并將砂面朝上,雙手握緊雁柱,略加用力壓穩(wěn),在其支點位置范圍內沿琴弦安裝方向,來回推拉移動打磨,磨削至雁柱曲面與面板接觸吻合,手感穩(wěn)定為止,便可定弦使用。
三、用松香粉
把松香碾成細粉(呈食用面粉狀),在面板與雁柱支腳曲面之間均勻的撒上薄薄一層,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澀”度,就能控制雁柱的滑動。
以上三種方法,可根據(jù)不同情況選擇使用。最好是有機結合使用,即:雁柱正確按序排列安裝;保證雁柱與面板接觸穩(wěn)定;使用松香粉加大兩者之間的磨擦力。實踐證明,這是最為理想的效果。
6.古箏克服雜音
古箏有時會發(fā)出某些雜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針對具體問題,是可以想辦法克服的。
1.支撐箏弦的碼子角度不合理,演奏時發(fā)出嘶啞之聲。應把碼子擺正,并經多次試驗,使其角度合理,免去噪音。
。玻a子上小骨片的小槽過細過深,箏弦卡死在小槽中,演奏時發(fā)出沙沙的噪音。應對碼子小槽加寬修整。
。常霸郎街凉~頭穿弦孔之間的一段短弦,接角前岳山外側過多,且似觸非觸(也稱慢性接觸),撥弦后,弦的振動引起這段弦嘶嘶鳴叫。應對前岳山修整或調換,使短弦盡量不接觸其外側。暫時克服的辦法:在短弦放襯條,增加短弦對接觸面的壓力,避免雜音。
。矗~弦與后岳山的接觸部位處于慢性接觸狀態(tài),撥弦后,引起此部位的雜音。克服的辦法有二:第一是放松琴弦,降低琴釘上的栓弦部位,再緊弦至原音高。用此辦法增加弦對的岳山的壓力,從而避免雜音;第二是在接觸部位中放置少許綿軟物品,減小弦的振動,避免雜音。
。担僦讣着眩瑩芟視r發(fā)出沙啞噪音。應修理或調換假指甲。
6.撥弦后,碼外弦段(即碼子左側弦段)發(fā)生共振,兩種或幾種聲音混雜。這時調整弦的張力,移動碼子的位置,以消除共振的根源。
。罚~接觸琴桌的四個角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晃動而伴有碰擊聲。應因定箏的兩個角于琴桌上,亦可用螺絲擰上,消除箏的晃動。
。福僮澜佑|地面的四個角不在一個平面上,因晃動而伴有碰擊聲。應在琴桌右側的兩條腿底部做一橫條,并在靠近身體的桌腿底部做踏板,必要時用腳踏橫條或踏板,以求平穩(wěn)。
在箏上還會出現(xiàn)其它雜音,應根據(jù)具體情況找出其產生的根源,加以消除。
7.古箏上弦與調音
(1)上弦
古箏的上弦,有用肖釘(肖子)的,也有用木軸的。上弦的部位,有的在箏頭,有的在箏尾。固定另一端琴弦的方法,有的掛在掛弦釘上,有的穿在穿弦孔中。這里介紹箏尾用肖釘上弦,箏頭用穿弦孔固定琴弦的上弦方法。上弦的順序一般從第一弦開始,依次上到第二十一弦。這種按弦序由低至高的上弦方法,安放碼子比較方便。
具體步驟如下:
裝弦的碼子──將箏弦?guī)「泶竦囊欢舜┰诖┫铱字,并拉直掛在箏首,然后將弦拉至琴釘處,留出夠在琴代上繞五六周的一段弦,其后把弦截斷。將弦的這一端穿入琴釘?shù)男】字,用搬子(調音搬手)將弦繞在琴釘上,上緊即成。然后,將碼子按合適的位置安放在箏弦下。上弦時應注意弦的兩端要恰如其分地放在兩岳山所指定的位置上,以保持弦與弦之間距離的均等。碼子在箏上的排列猶如一字形大雁的排列飛翔,被稱為"箏排雁柱"。碼子間的距離,低音間距寬,高音間距窄,整個雁柱間距是從低音至高音由寬到窄的過渡。在113公分長的箏面上,一般第一弦的碼子距后岳山17公分左右;第二十一弦的碼子距前岳山18公分左右。碼子排列合適有助于弦的振動和方便按弦。碼子應盡量放在兩岳山置弦的兩點所構成的"直線"上。否則,碼子容易移動,彈奏低音區(qū)會也現(xiàn)碼子碰撞箏面板的噪音。
還要注意碼子的角度。調整好碼子在弦下的角度有助于發(fā)音,使音質好,雜音少。碼子調整后。繼續(xù)上弦,上到每根在岳山和碼子上不松動,就算完成上弦的工序了。箏的琴弦比較長,因此弦的張力小,比較松,因而箏的調音較為困難。在調音時,必須反復校正弦的音高,才能取得音的準確和穩(wěn)定。即使調好的音,在演奏中也常常會發(fā)生變化,仍需移動碼子進行校音和微調。影響弦的音高還有其它因素。如琴釘松動形成慢性跑弦,碼子與岳山高度比差過小,碼子容易移位形成弦音不準等。這些就需要在樂器制作和維修時加以克服了。
(2)古箏調音
要把音調準,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樂感外,還要掌握調音的技術,;在訓練中逐步做到調得準,調得快和音質好。
調音方法:
A.先定出第一個音:一般以先定第十四弦的標準音a'為好。用標準音叉或定音器定弦,并通過板子將音調準。
B.再調出八度音:a'音調好后,再調的八度音是a音(第九弦),;A音(第四弦)和a"音(第十九弦)。
C.根據(jù)要定的調,運用五度、八度循環(huán)調音法調也其它音──如果定D調(這是一般用得較多的一個調),可用五度、八度循環(huán)調音法調也其它音來。
方法是:用a'音定出上五度的e"音(第十六弦),用聽純五度和音的方法來定;a音定出e';音(第十二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來校音;A音定出e音(第七弦),并用e和e'的八度和音來校音;e音定出E音(第二弦)。依此類推,再定也e";上五度的B、b、b'各音以及其他音;
除了五度、八度循環(huán)調音法外,有時也加入四度調音的方法,如a'調e"后也可用a'來調e'(四度關系)。
另外也可按定調各弦音的弦序,先調出第一弦的音高,逐弦依次粗略調出各弦的音高,再用五度、八度循環(huán)調音法進行細致的調音。
8.如何挑選古箏演奏指甲
古箏是需要用戴假指甲來演奏的樂器!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所以假指甲的好壞隊箏的演奏至關重要。假指甲多由賽璐珞,玳瑁,牛角,象牙等制成,最為常用的事玳瑁指甲。玳瑁指甲發(fā)出的聲音亮而不燥,較有彈性。指甲在手上要用膠布來固定,膠布分為紙膠布,布膠布,防過敏膠布等幾種,一般多選用布膠布,因為它固定性強,不易脫落。
9.古箏保養(yǎng)
(1)樂器應盡可能避免在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的環(huán)境中使用或放置,更不能在陽光下暴曬或雨淋,以免琴體開膠及聲學品質受影響,東北冬天避免放置暖氣旁邊。
(2)在運輸或攜帶過程中,嚴防琴體過度額簸、震動和碰撞,以免造成外傷,甚至結構發(fā)生破損。
(3) 演奏前后應用干布擦拭琴弦,保持琴弦清潔,避免琴弦生銹。
(4)樂器需經常使用,以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聲學狀態(tài)。如此,音質會曰趨完美。
10.古箏使用前的調理
(1)古箏的雁柱(俗稱碼子)是按高低順序排列的,最高的雁柱支撐最低音弦,其有效發(fā)音弦長(雁柱與前岳山之距離)大體為85—90厘米;最低的雁柱支撐最高音弦,其有效弦長大體為12—15厘米。所有的雁柱應錯落有序,猶如一字排開的大雁在飛行。樂器在使用前,要依上述要求把雁柱排好。還要注意,雁柱腳必須與面板相互吻合,否則雁柱會七歪八斜,致使弦槽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彈奏時雁柱會發(fā)生晃動,夏至出現(xiàn)傾倒的現(xiàn)象。
(2)雁柱安排處理好以后,將色弦(紅色或綠色的弦)分別凋成不同八度的“l(fā)a”音(A、A、a、a1),再按所需的調(古箏常用調為D調和G調)把其它各弦按音階關系調準。至此,古箏就可以彈奏了。需要說明一點,一般來說,新的樂器都要經歷一個應力平衡階段,初時音高不會一下子穩(wěn)定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需要使用者不斷地把琴弦調到應有的高度。
11.古箏演奏右手指法概述
箏的傳統(tǒng)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撥彈箏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碼外弦段上以按顫揉推等手法裝飾旋律的。累世相傳的一首彈箏詩,以口訣的形式記述了彈箏的技巧。
名指扎樁四指懸
勾搖剔套輕弄弦
須知左手無別法
按顫揉推自悠然
通常人們把右手指法分為單指指法和組合指法。單指指法,即用一個手指撥動琴弦的指法。這類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種。
組合指法,即用兩個以上單指指法配合撥弦的方法。在組合指法中還可分為撮類指法、搖類指法和其它組合指法。
傳統(tǒng)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撥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樁四指懸”,扎樁即無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內外,跟著四指的撥弦而移動。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做雞爪形。在演奏中一般大指與中指保持五個弦距的寬度,手掌的位置應以保持大指與中指撥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從大指弦距數(shù)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間,手不要過于垂直,以略偏向右側為宜。
扎樁起著支撐的協(xié)助其他四指撥弦的作用。某些“四指懸”的撥弦指法中仍需用無名指的扎樁,以跟弦支撐用力。尤其大指的連續(xù)快速撥弦必用無名指的扎樁來支撐,才能用上勁。扎樁也不限于在前岳外進行,根據(jù)撥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內的弦上跟弦扎樁。隨著箏演奏技巧的發(fā)展,已很少使用扎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