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生人,作曲家,原籍四川犍為,生于武漢。1948年入四川省立藝術?茖W校音樂科。 1951年考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59年在佳木斯合江農墾局文工團工作。1963年起先后調到哈爾濱藝術學院音樂系和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系任教。80年代后他任哈爾濱師范大學教授及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并兼任中國音協常務理事和黑龍江分會主席、黑龍江文聯副主席。
鋼琴曲前奏與賦格套曲《他山集》,作于1980年·被認為是中國當代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一部復調音樂代表作。他的主要作品還有鋼琴曲《蘭花花》、《小奏鳴曲》、《二人轉的回憶》、《夢天》及鋼琴組曲《東山魁夷畫意》等。
作品欣賞:
鋼琴曲《蘭花花》
汪立三于1953年改編的《蘭花花》,是一首受到好評的鋼琴曲!短m花花》原是陜北民歌,敘述一個農村的姑娘反抗封建壓迫的故事。鋼琴曲以民歌為主題,不僅表現出蘭花花的美麗,還容納了驚慌、悲痛、反抗等等情緒。在比較短小的結構內,形成了敘事性、戲劇性和悲劇性
的對比,樂曲的主題音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廣板:這個主題立刻把我們帶到陜北高原,那么遼遠、那么迷人,也會想到蘭花花是那么純樸、美麗,故事就從此這兒開始了。樂曲用變奏手法展開,通過織體的改變、和聲的力量、節(jié)奏的推動,講述了那令人激動的故事。結尾深沉而又有遙遠的感覺,仿佛暗示這是過去的故事。
蘭花花的故事
說起陜北民歌,人們首先就會想起《蘭花花》等優(yōu)秀民歌。《蘭花花》是一首十分動人的反封建情歌,是陜北民歌中流傳最廣的典范作品之一。這首優(yōu)美的民歌,從30年代唱至今天,受到幾代中國人的喜愛,家喻戶曉,久唱不衰!短m花花》是根據延安臨鎮(zhèn)的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故事編創(chuàng)陣創(chuàng)出來的。
蘭花花原名姬延玲,小名叫葉子,1919年出生于延安南川臨鎮(zhèn)街一個農民家庭。她從小就心靈手巧,長的俊秀,到十二六歲的時已出脫得端正水靈,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像雨后馬蘭花一樣惹人喜愛,人們給她送了個綽號碼叫“蘭花花”。紅軍中有個戰(zhàn)士,他與蘭花花一見鐘情,偷偷相愛,發(fā)誓要死死活活相伴終身,不久兩個便發(fā)生了關系。因紅軍奉命過山西東征,紅軍戰(zhàn)士只得和蘭花花難分難舍地暫時告別。
蘭花花的父母認為女兒敗壞了自己的門風,便托媒人把17歲的蘭花花許給臨鎮(zhèn)后街富戶任老五的的小兒子任小喜,蘭花花不從,在父母的威迫下響吹細打抬進了任家。任小喜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后因在宜川搶劫殺人被處決。第二年,蘭花花又被父母強迫嫁給了臨鎮(zhèn)一個姓石的富戶人家。石家用的小子生得十分丑陋,滿臉大麻子,他看上了蘭花花的美貌,不惜花錢把蘭花花買去妻。蘭花花在石家受盡折磨,她日思念自己的紅軍情人。因精神過于苦悶,終于在1942年月日正月病死,死時24歲,留下一女一男兩個孩子。
紅軍戰(zhàn)士東征勝利后回到陜北,得知蘭花花被迫嫁人,非常難過,但又怕給蘭花花帶來麻煩,故也沒敢去看望蘭花花,只有苦在自己心里。以后又聽到蘭花花病亡,悲痛欲絕,一病不起。在醫(yī)院治療中暗自構思懷念蘭花花的相思之歌。出院后,他恰好又轉業(yè)到固臨縣(今延安市臨鎮(zhèn))文教科當科員。不久又調到固臨縣小學任教導主任。他還朝思暮想蘭花花,便把在住院時編的蘭花花歌曲整理出來(全長84句),把任家改為周家。教學生娃娃和村民演唱、傳誦。《蘭花花》很快在固臨、延安、宜川、綏德等地傳唱開來。后經延安魯藝音樂工作者收集整理,迅速傳遍了陜甘寧邊區(qū)和大江南北。全國解放后,唱遍了新中國,也傳到了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