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的傳統(tǒng)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撥彈箏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碼外弦段上以按顫揉推等手法裝飾旋律的。累世相傳的一首彈箏詩,以口訣的形式記述了彈箏的技巧。
【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剔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別法,按顫揉推自悠然!
通常人們把右手指法分為單指指法和組合指法。單指指法,即用一個手指撥動琴弦的指法。這類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種。組合指法,即用兩個以上單指指法配合撥弦的方法。在組合指法中還可分為撮類指法、搖類指法和其它組合指法。
一、演奏姿勢
二、右手技法
三、左手技法
四、雙手指法
五、和聲與轉(zhuǎn)調(diào)
演奏姿勢
彈箏的姿勢,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場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過盤式、跪式。
由于流派的不同,箏的放置位置、箏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箏架,有的用類似人字形的箏架,還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
采用琴桌式箏架比較穩(wěn)因、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箏的共鳴。琴桌的大小應適當,恰好放穩(wěn)箏的四個角;箏與琴桌之間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于出音;琴桌的高低適合放腿為宜。此外,琴桌的造型應美觀大方,如采用類似人字形折疊箏架,應注意箏體能放置平穩(wěn),避免演奏中搖晃。如采用小箏放在腿上演奏,小箏箏頭底部應加箏托,以防止上身過前傾,腿部不要擋住出音孔,琴凳不要過高,箏尾支架的高度應與琴凳高度相當或略高。
琴凳離箏體要近,尤其彈奏寬大的、弦數(shù)多的箏,一般身體前側(cè)距箏體大約有6厘米至10厘米,應坐在靠近前岳山的位置上,坐的高低位置,應以方便演奏,便充分發(fā)揮技巧為原則。身體離前岳山過遠,將使右手演奏困難,影響對觸弦的控制;離前岳山過近,左手按弦困難,右手撥弦不方便;坐的位置過高時,上身容易前傾;坐的位置過低時,容易緊張。
演奏者坐的姿勢應該是:兩腿自然分開,上身端正,兩臂和雙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飽滿,態(tài)度自然。在演奏時既不要駝背也不要過分挺胸;既不要拘緊,也不要松垮。切忌搖頭晃腦、腳找拍子等壞毛病。
正確的演奏姿勢是:右腳蹬在固定箏架的踏板上,頭部略俯視,雙手按樂曲開頭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彈奏準備。
右手技法
傳統(tǒng)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撥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樁四指懸",扎樁即無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內(nèi)外,跟著四指的撥弦而移動。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做雞爪形。在演奏中一般大指與中指保持五個弦距的寬度,手掌的位置應以保持大指與中指撥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從大指弦距數(shù)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間,手不要過于垂直,以略偏向右側(cè)為宜。
扎樁起著支撐的協(xié)助其他四指撥弦的作用。某些"四指懸"的撥弦指法中仍需用無名指的扎樁,以跟弦支撐用力。尤其大指的連續(xù)快速撥弦必用無名指的扎樁來支撐,才能用上勁。扎樁也不限于在前岳外進行,根據(jù)撥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內(nèi)的弦上跟弦扎樁。隨著箏演奏技巧的發(fā)展,已很少使用扎樁了。
右手撥彈箏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為主,無名指次之,極少用小指。在重視手指的全面訓練中,要特別重視大指的撥弦訓練。在箏曲,主旋律的撥奏主要靠大指來負擔。
大指撥弦用大關節(jié)。大關節(jié)指的是大指與手掌的根部邊接的關節(jié)。大指用大關節(jié)撥弦容易保持斜下方的觸弦角度。這種角度,發(fā)音結實、音色較好。另外,應注意保持大指與箏弦過于垂直并略向前岳山自然傾斜的位置。
食指撥弦用小關節(jié)。指的是食指略有彎曲的第一、第二關節(jié),以第二關節(jié)的彎曲為主。
觸弦時,應避免向上扣弦的撥弦方法,并盡量使大中二指觸弦的音色接過。
中指撥弦用大關節(jié),指的是中指與掌心連接的關節(jié)。中指向里撥弦角度與大指大致相同,即斜下方的撥弦。中指與箏弦保持約45度的角度,略向前岳山自然傾斜。
無名指有時在岳山內(nèi)扎樁,有時撥彈箏弦。撥弦時,一般用小關節(jié),不觸弦時,自然放松略有抬起,注意不要碰弦。
小指在演奏中保持自然放松、略微抬起的狀態(tài)。在某些長琶音中,有時用小指配合撥弦。
從低音至高音的撥弦,要有一個斜線概念。右手撥弦的位置,在高音區(qū)距前岳山為3.5公分。在低音區(qū)約7.5公分,從最低音弦的撥弦點至最高音的撥弦點劃一條直線(實際是弧線),這條斜線就是右手撥弦的基本位置。由于樂曲中音色對比的需要也常變換撥弦點的位置,有時撥弦點在弦的三分之一處或接近前岳山的地方。
箏的演奏技巧十分豐富。學習時應努力通過科學方法掌握這些技巧。合理的觸弦角度是發(fā)出良好音色的必要條件;松弛而富有恰當爆發(fā)力的撥弦是學習各種技巧表現(xiàn)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粒沂謫沃钢阜
。保
演奏時大指向外撥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撥弦。撥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關節(jié)和第二關節(jié)彎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托的動作,是通過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協(xié)調(diào)一致的運動。彈奏的手指小關節(jié)不彎曲,以大指的根部為基點,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撥弦。
連續(xù)托指稱為"連托"?梢杂弥覆浑x弦連續(xù)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彈(每彈完一音手指起來再彈)的方法,前者聲音連貫,后者聲音結實且有助于指力的訓練。
托是箏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單音或音階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歷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撥弦方法。
。玻
演奏時大指向里撥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撥弦。劈的動作仍以大指連接手掌根部的關節(jié)為基點,略偏斜上方角度撥弦。
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與托交替使用或連續(xù)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較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現(xiàn)時,經(jīng)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還運用在順弦序連續(xù)上行音的撥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搖"中均包含著劈的指法。
3.抹
演奏時食指向里撥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單音或上行音階的撥弦。"食指搖"和"三勾輪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單獨使用時,常用大關節(jié)向斜下方撥弦。它與其它手指配合撥弦時,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則采用小關節(jié)(第二、三關節(jié))彎曲略斜上方撥弦。采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音色的統(tǒng)一和觸弦的靈活。
。矗
演奏時食指向外撥弦。食指向外撥弦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關節(jié)上,借助大指的輔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弦;另一種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帶指進行撥弦;另一種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關節(jié)的撥動,以臂帶指進行撥弦。這兩種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縮的狀態(tài)。
挑常用于單個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階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與大指配合或與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在些綜合指法中如"歷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撥弦指法。
。担
演奏時中指向里撥弦。中指向里撥弦的動作,以中指指根第三關節(jié)為動點,帶動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運動。應注意第一第二關節(jié)不彎曲,呈自然放松狀態(tài),同時在放松中蘊藏著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松為基礎,并保持一定的力進行彈奏。勾的觸弦角度,應始終立足于彈弦,而不是象勾子一樣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彈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芭和音質(zhì)。
勾常用于與大指的相互配合撥弦,也常用于與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撥弦;有時也用于音音或上行音階旋律進行的。在一些綜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輪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撥弦指法。勾在箏曲中象托一樣,廣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箏曲中僅次于托的一種常用指法。
。叮
演奏時中指向外撥弦。剔不單獨使用,剔常用在與大指相配合的綜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掃弦"、"剔挑"等綜合指法中。
7.打
演奏時無名指向里撥弦。打常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由于無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將個別音用無名指的打來撥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對比和綿緩的音響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著無名指向里撥弦的"打"的指法。
還有一種改進的指法,即用帶指甲的無名指代替中指撥弦的方法,中指從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來,用在大指與無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內(nèi)其他音的撥奏上。這種改進的指法,使得八度內(nèi)不僅有食指的抹、還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于琶音的指法順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福
演奏時無名指向外撥。
。、右手組合指法
1.撮類指法
a. 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相對撥弦。演奏時要求大中二指彈弦整齊,同出一聲以及斜下方的觸弦角度。且忌大中二指彎曲而向上"扣弦"。
撮在箏曲中廣泛使用,有時演奏單個的八度和音,不時演奏連續(xù)出現(xiàn)的八度和音。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偶爾也用于五度、六度、七度和音的演奏。
b.反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剔,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反向撥弦。反撮是與撮相反的種指法。
反撮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單獨使用,常緊跟在托、撮、勾、托或托勾的后面使用。
c.剔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剔,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向外撥弦.也稱為"撮指"。
剔撮是河南流派中特有的一種指法。在河南箏演奏家曹東扶先創(chuàng)作或訂譜的箏曲中經(jīng)?梢杂龅。
剔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在"八度搖"指法中也包含有剔撮的成份。
d.劈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勾,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向里撥弦。
劈撮極少使用。它有時用于上行八度和音的快速連續(xù)撥奏。在"八度搖"指法和"重勾劈托"指法中都包含著劈指的撥奏。
e.小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相對撥弦。
小撮主要用于演奏三度、四度和音,有時也用于演奏二度、五度和音。
f.反小撮:大指用劈,食指用挑,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反向撥弦。
反小撮用于小三度、四度(偶爾也用于二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單獨使用,常跟在抹托、托抹或小撮的后面使用。
g.重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中指用勾三種指法在三根弦上同時使用。
重撮常用于在八度內(nèi)增加一個音符的音型中,也常用于密集位置的三和弦的演奏。
。玻畵u類指法
a. 食指搖:食指用抹和挑連續(xù)交替向里向外快速撥弦。觸弦時要求大指輕輕捏在食指近指尖第一關節(jié)上,這可以使食指穩(wěn)固并增加輔助的力量;中、名、小三指自然放松而略有抬起,名指或小指不可有扎樁的動作;手掌根部輕輕搭于前岳外(但重心不要放在箏頭上)。不時手掌不搭前岳山外而略有懸空,力量通過肩傳至大臂再傳到小臂,帶動手腕的搖動,形成食指尖的密集撥弦。這時食指本身主動用力甚少,主要起著控制觸弦深淺和角度的作用。假指甲的質(zhì)量,以及觸弦的角度深淺對搖指的音色、音量都有直接的關系。
食指搖在箏曲的旋律演奏中廣泛使用,尤其在長音的演奏上。
b. 拇指搖:大指用托和劈連續(xù)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撥弦。拇指搖靠大指的指根關節(jié)撥弦,即以拇指與手掌的連接處為動點,帶動全指運動。其它小關節(jié)不要向里彎曲。大指與弦的角度,以30-40度為宜。拇指搖有時用扎樁有時不用扎樁,在快速演奏長音或時值較長的符用扎樁(扎樁一般用無名指進行);在演奏不斷變化的時值較短的一些音符時不用扎樁。拇指搖除用大關節(jié)的撥弦方法外,也有的人是用大指的小關節(jié)撥弦的。
在演奏時值較長的音符時,拇指搖常與三種指法相配合。即:
1>用勾指法與低八度音相配合,稱為"勾拇指搖"。
2>用撮指法演奏出八度音,在高音(長音)上緊接著用拇指搖,稱為"撮拇指搖"。
3>先用歷音,緊接用拇指搖,稱為"歷音拇指搖"。
拇指搖在旋律的演奏中廣泛使用,即用于長音也用于短促音的演奏。由于手形的便利,它在使用中更便于與其它指法的變換和配合,在這一點上,拇指搖比食指搖要方便靈活。
c.八度搖
大指和中指在八度和音的兩根弦上用劈撮和剔撮連續(xù)交替快速撥弦。八度搖靠手腕演奏手指關節(jié)不動,大中二指要保持八度的弦距,且手指略有彎曲以適應這種指法的需要。八度搖僅用于連續(xù)八度和音的演奏,它在箏曲中使用比較少。
d.雙指搖:食指和中指同時向里向外連續(xù)交替快速撥弦。
雙指搖的動作與食指不同:
1>食指搖用大指輕按在食指上,由食指撥弦;而雙指搖的食指、中指都是獨立進行撥弦。
2>食指搖一般要用手掌根部輕按在前岳山外側(cè)隨撥弦音位的變化而前后移動;而雙指搖是手腕略有懸空的撥弦。
雙指搖極少使用,它一般用在三度或與三度接近的和音演奏上。
3.其他組合指法
a.掃弦:手指向外快速撥奏相鄰的幾根弦(一般是低音弦),稱為"掃弦"。
掃弦,左右手都有,一般左手用的多。掃弦時,用中、名、小指或食、中、名小四指快速向外撥奏相鄰的幾根弦,出音如同一聲。
掃弦多用在急促、熱烈或激動的氣氛中。
b.剔挑:中指用剔,食指用挑,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向外撥弦。
它僅用于三度或與三度接近的和音演奏上。在雙指搖中也包含著它的撥弦方法
c.勾抹:中指用勾,食指用抹,兩種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向里撥弦。
勾抹很少使用,有時用于三度或三度接近的和音的演奏上。在雙指搖中也包含著它的撥弦方法。
d.重勾:中指用勾的指法,向里快速撥奏相鄰的兩根弦。
重勾不單獨使用,它常用在拇指的前面,猶如拇指搖的"裝飾音",但并非一般輕巧的加花,而是強有力的低八度音及其鄰近音的烘托撥奏。在組合指法"重勾劈托"中也包含著重勾的用指方法。
e.重勾劈托:這是由四次撥弦組成的一組綜合指法。該指法的四次撥弦是:
第一次,劈和重勾同時撥弦,由劈撥奏旋律音的弦,由重勾撥奏旋律的低八度音及其鄰近的弦;
第二次:用托撥奏旋律音的弦;
第三次:用劈撥奏旋律音的弦;
第四次:用托撥奏旋律音的弦。
在這四次撥弦中,旋律音是用"劈托劈托"撥奏的,低八度及其鄰近音是用"重勾"撥奏的,故稱"重勾劈托"。
重勾劈托常用于十六分音符連續(xù)進行。還有一種"重勾劈托"的指法,它的四次撥弦動作是"第一次用重勾撥弦;第二、三、四次用"托劈托"相繼撥弦。"托劈托"撥奏弦律音。重勾劈托應用于四個十六分音符中第一個是低八度音,第二、三、四個音是旋律音的演奏。
f.歷音:順著弦序,用右手或左手自下而上(即自低音而高音)或自上而下(即自高音而低音)連續(xù)撥弦。也稱"刮奏"。
歷音是箏演奏中最富用特色的技巧之一。在各種風格的傳統(tǒng)箏曲和創(chuàng)作箏曲中,歷音的運用廣泛而又豐富多彩。它可以用于抒情的段落
,也可用于強烈激昂或熱烈歡快的旋律中。
。、右手其它指法
a.泛音:演奏泛音可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左手食指虛按泛音點,右手食指或大指撥弦,右手撥弦時,左手碰弦并隨即離去。另一種是單手演奏泛音,右手掌外側(cè)虛按泛音點,大指與食指捏在一起,用"挑"觸弦,手掌也同時碰弦并即離弦,以此產(chǎn)生泛音,左手也能解放出來吟按琴弦。
泛音位置:箏演奏的泛音都是自然泛音,泛音點在箏碼右側(cè)弦段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處。
為了準確地演奏泛音,可在發(fā)也泛音的琴弦對準的面板上作一標記,以使左手手指準確地虛按在泛音點上。
b.扣搖:右手用搖指撥弦時,左手拇指緊壓在發(fā)音弦段上(緊扣弦),并由近碼處逐漸向右移動,而后又由右逐漸向左移動(有時僅作由左向右移動)。
扣搖在樂曲中可用作渲染氣氛或模擬風聲。
c.琶音:常演奏和音、和弦或分解和弦。箏演奏琶音有時單手有時雙手配合。
單手演奏琶音的方法是:用名、中、食、大四指由下而上順音的弦序撥奏,或用大、食、中、名四指由上而下順音的弦序撥奏,也有僅用三指撥奏。用五指撥弦,很少使用。
d.打圓:大指用托,中指用勾,托勾或勾托連續(xù)反復撥奏成八度的兩個音弦。打圓是箏的一個特色技巧,使高低八度兩個音揉合在一起,并延續(xù)下去。
e.近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先托后勾或先勾后托,托與勾的間距時間甚短。
近撮是一種特殊技法,用在特殊的音樂風格中。
f.滾:這是從其他彈撥樂器借鑒來的一種指法。食指用挑,大指用劈,在同一根弦上依次快速連續(xù)撥奏,使音延續(xù)。與搖指作用類似,但音色有所不同,滾指音色渾厚,搖指音色清晰。
g.短音:右手用抹(或劈)撥奏前岳山外或后岳山外的短弦(弦很短,發(fā)音無固定音),使之發(fā)出類似滴水聲、鳥鳴聲的奇異音響。
h.柱:左手食指輕按在箏柱上端的箏弦上,右手撥弦,使弦發(fā)出渾厚、含蓄如鼓鳴之聲。這是箏演奏家趙玉齋先生的特色技巧之一。
i.柱外刮奏:左手(或右手)在無固定音高的碼左側(cè)弦段上,使用歷音的手法進行撥弦。這種指法常用左手撥奏,有時也用右手或左右手交替撥奏。
j.捻:食指用挑、大指用劈依次連續(xù)交替快速撥奏相鄰的兩根弦,撥奏時左手將較低的一弦的音高按至與另一弦相同的音高。
捻是用于音的延續(xù)的技法之一,它雖與食指搖、拇指搖都是用于使單音延長的指法,但捻的音響效果又別具特色,使用時應避免碰擊琴弦的聲音。捻不如食指搖、拇指搖速度快,但捻的發(fā)音結實。
左手技法
左手指法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左手吟按指法,一類是左手撥彈指法。
左手吟按指法,是箏最富有特色的指法。古代彈箏有只用吟按指法不用左手撥彈的。在箏曲中,表現(xiàn)出的細膩、委婉的情趣,與左手技法的巧妙運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左手吟按指法的基本要求,左手在碼子左側(cè)弦段上潤飾、美化和改變右手撥弦音的各種指法,稱為左手吟按指法。使用吟按指法時,首先用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自然并攏,手指略有自然彎曲,以手指的頂端觸弦,跟著右手撥弦音進行。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保┳笫种讣庥|弦,中指用力較多,食指(或食名二指)用力次之。
2)左手指尖觸弦部位在碼子左側(cè)16-19公分的地方,高音區(qū)弦長一些,低音區(qū)弦短一些。
。常┳笫质种嘎杂凶匀粡澢ㄊ窃谝靼粗阜ㄟM行時自然形成的)。手指與手背約成110度角。
。矗┮靼粗阜ㄒ话闶请S右手大指的撥弦音移動,偶爾也隨中指按弦。某些和音或和弦音的按揉,則根據(jù)需要隨食中二指按弦或每指吟揉一弦。左手隨右手移動的方向,向外側(cè)撥時,左手偏向左前方;向內(nèi)側(cè)撥弦時,左手移向靠近身體的方向。
。担┮靼粗阜ǖ挠昧κ羌绮宽槺圩匀粋鬟f到手,不可單純用手或手腕的力量壓弦,也不可單純用指力撥弦,只有在一些個別的技法中,手腕或手指的用力可略多一點,一般手腕是?
。叮┳笫忠靼吹幕"圖式"是以手指和肩部劃一直線,以手和臂成彎弓形,各種指法是以這個彎弓形的擺動或搖動為基礎而進行的。
。罚┳笫执笾负托≈鸽S手形自然放置,大指自然置于食指旁,小指置于各指旁,可有自然的分離,不可過翹起或垂下。
。、左手吟按指法
。、顫音: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立即在該弦的碼外弦段上作十分輕微的上下顫動,使聲音圓潤柔美。顫音與后面要講到的揉弦是有區(qū)別的:顫音僅有輕微起伏的揉動,音波單純,音高變化甚微;揉弦顫動起伏大(音高相應變化也大),揉動手法豐富多采。當掌握了顫音的規(guī)律性后,在演奏樂曲時,可自由運用。
。、揉弦:右手撥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三指)在該弦碼外弦段上,做輕快而有規(guī)則地連續(xù)顫動,使聲音發(fā)出悅耳的音波。
揉弦是箏的很富有特色的一種技法。它既不同于拉弦樂器的改變弦長的揉弦,也不同于某些彈撥樂器的小幅度單指揉弦。箏的揉弦,有它獨特的手法,它通過左手一下一上均勻地揉動,使發(fā)音弦段改變著弦的張力,并使弦長有所改變,使發(fā)音弦段發(fā)生一張一弛、一短一長有規(guī)則的變化,使琴音優(yōu)美、柔和而流暢。通過揉弦,加強了音樂感染力。不同的揉弦方法又適應了不同的藝術需要,有些地區(qū)的特有揉弦效果又表現(xiàn)出這些地區(qū)的地方風格。
箏的揉弦幅度,一般控制在小二度至小三度之間。
箏的揉弦種類可細分為慢揉、快揉、輕揉、重揉等。慢揉和快揉是揉弦速度上的變化;輕揉和重揉是力度上的變化。這些揉弦法也可互相結合起來而產(chǎn)生慢而輕的揉弦指法;快而輕的揉弦指法;慢而重的揉弦指法和快而重的揉弦指法,都需要在練習中不斷體會,才能熟練掌握。
揉弦還常和按音結合起來使用,有按揉和揉按之分。"按揉"是先按后揉;"揉按"是先揉后按。
箏的揉弦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些新的發(fā)展。如在一個和音或三和弦上的揉弦,可以僅揉旋律音,也可以對每個音都行揉弦。揉一個和音時,用兩個手指進行;揉一個三和弦時,用三個手指進行。
。、按音:在右手撥弦的前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在該弦碼外音"。
按時應注意:
。保┯|弦動作要敏捷。要求按下去就是所要按的音高。在旋律進行中,按音的準備時間很短,就更要求按音動作必須迅速。
。玻┌匆魰r用力要自然放松。運用左手和左手臂的自然力量,肌肉放松并富有彈性的動作來完成的,按音往往容易緊張和僵持,從而影響了音高、音準。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滑音:箏的滑音很豐富,主要有上滑音、下滑音、連線滑音、上回轉(zhuǎn)滑音和下回轉(zhuǎn)滑音五種。分述如下:
a.上滑音:右手撥弦后,左手進行按弦,在按弦的過程中使音產(chǎn)生滑動,滑到一定的高度而停止(保持音高)。
b.下滑音:左手先行按弦,按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住,然后右手撥弦,隨即左手抬起向上滑動,將弦松回原位或松回到一定的音高。
c.連線滑音:用加箭頭的弧線把兩個或幾個音符象連線記號似的連接起來,表示從第一音符依次滑奏到最后一個音符。
連線滑音并不特別強調(diào)某一個音,它所強調(diào)的是每個音的準確音高,準確時值和均衡音量。對連線滑音的要求是:滑而不亂,連而清晰,在音的滑動中把每個音符連貫而準確地演奏好。
d.上回轉(zhuǎn)滑音:右手撥弦后,左手瞬間將本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時是小二度),然后再轉(zhuǎn)回本音。
e.下回轉(zhuǎn)滑音:左手先行按弦,將弦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時是小二度),然后右手撥弦,隨即左手放回再按下,按至原按音音高。
除了以上五種滑音外,在箏上還有一些特殊的滑音,如顫音滑音,壓弦特殊滑音等。
滑音的作用在增加音樂的色彩,使之生動地表達樂曲的內(nèi)容,讓樂曲更富于歌唱性。不同流派風格的箏使用著不同技法的各種滑音。
。、走:也稱走揉,這是由揉弦派生出來的和種技法。演奏時,右手連續(xù)撥弦,左手邊揉邊向后岳山移動,左手在碼外弦段上的動作帶有一定的節(jié)奏性。
"走"一般用在先按音,然手右手不斷撥弦左手邊"走"邊使音恢復至原散音音高的曲調(diào)上來。它獨特的揉弦效果,使音色有所變化,音樂具有新奇的色彩。
走常用于不斷下行的一串音符上。在河南地方風格的箏曲及河南曲劇音樂中用到它。
6、壓:也稱壓揉,這也是揉派生出來的一種技法。在右手快速彈奏出級進的散音音階時,左手掌邊壓邊揉弦,使揉弦后的音高在整音與半音之間。
壓一般用在熱烈、歡騰的樂曲中。
7、雙按音:左手兩個手指在兩根弦上同時按音。左手一般用中、食二指按弦。
8、點:右手撥弦時,左手同時觸弦,觸弦要輕快而急速地一碰即離,如晴蜓點水一般。它的作用在于增強特色。點一般用在輕巧的樂曲中。
。、左手撥弦指法
。薄⑸龋鹤笫执笾敢詷O快的速度順弦序連續(xù)撥奏。
扇的作用在于渲染熱烈的氣氛。
。病撸河米笫质、中、名三指向外掃彈相鄰的三四根弦,使出音如同一聲。
掃指左右手均用,以左手用的較多。
。、扭:左手大指和食指捏緊一根箏弦用力扭放出聲。
。、柱外刮奏:它常用左手來撥奏,有時也用右手或左右手交替撥奏。
雙手配合技法
。、輪抹:左右手用抹的指法快速交替撥弦。撥弦的順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輪抹常用于演奏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表現(xiàn)跳躍或急促的情緒。
。病⑷摧喣ǎ哼@是一組雙手配合撥弦的綜合指法。共有四次撥弦的動作:
第一次右手用三勾;
第二次左手用抹;
第三次右手用抹;
第四次左手用抹。
三勾輪抹常用于情緒熱烈的樂曲中。
。、輪撮:左右手用撮的指法交替撥弦。撥弦的順序,一般是先右手后左手。
輪撮常用于連續(xù)快速八度和音的演奏。
。、雙手琶音:用雙手配合彈奏琶音,演奏分解和弦,取得如流水效果。
雙手琶音的用力,一般要求每個手指力度要均衡,有時強調(diào)大指要稍多用力,以突出琶音中的旋律音。
雙手琶音應注意左右手的銜接要緊湊,時值要準確。
。怠㈦p手柱外刮奏:左右手交替進行柱外刮奏。它主要用于制造氣氛,取得某種特殊色彩。
雙手配合撥弦的手法很多,以上講的僅是雙手配合的部分指法。雙手配合的其他手法還有:
a.左手彈伴奏音型,右手彈旋律
b.左手彈歷音,右手彈旋律
c.左手彈旋律,在手彈歷音
d.左右手交替彈歷音,激烈時如急風暴雨;緩慢時如潺潺流水
e.左手彈分解和弦,右手彈旋律
f.右手彈旋律,左手彈對位性旋律或副旋律
g.右手彈旋律,左手彈某種效果(如打擊樂、鳥鳴等)
和聲與轉(zhuǎn)調(diào)
在普通二十一弦箏上,有著豐富的和聲效果,同時也能夠適當進行轉(zhuǎn)調(diào)。
箏一般采用五聲音階的定弦,沒有七聲音階的某些音,也沒有各種變化半音,因而箏的轉(zhuǎn)調(diào)不象其他一些民族樂器那樣方便和豐富。
在五聲音階定弦的普通二十一弦箏上,我們可以通過左手的按弦和右手指法的變化,而演奏出七聲音階的所有音;還可以演奏出十二平均律的各種變化半音;還可以演奏出多種音程的和音和許多和弦;尤其是通過左手的按音和右手的指法變化也能轉(zhuǎn)幾個調(diào)(一般可轉(zhuǎn)四、五個調(diào))。
箏的和音:在音樂中,兩個音同時發(fā)音,稱為和音。
在箏曲中,廣泛運用著和音,從傳統(tǒng)箏曲到現(xiàn)代箏曲都離不開和音的使用,這是箏演奏藝術的一個特色。例如,箏曲中,常常在旋律音的下方配一個低八度音,從而構成八度和音。這種八度和音廣泛使用著,它使旋律音不僅在音量上感覺似有加強,而且在音響上也增強了深厚感,尤其在高音區(qū)更為明顯除了使用八度和音外,還常使用五度和音(在旋律下方的純五度配置一個音)、四度和音(在旋律音的下方的純四度配置一個音)以及三度和音(在旋律音的下方的大三度或小三度配置一個音)等。另外,還常常在八度內(nèi)附加一個音的音型。
箏的和弦:箏是多弦多音彈撥樂器,單手或雙手演奏和弦較為方便,但受五聲音階定弦的限制,演奏和弦亦有一定局限。
在箏上可以用單手或雙手演奏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七和弦等。演奏這些和弦時,有的和弦音是需要用左手按弦才能取得;有些和弦呈開放位置或在不同音區(qū)的同一類和弦,這需要通過雙手配合撥弦才能取得;有些和弦是分解和弦或和音與和弦的配合使用,這也需要雙手配合撥弦才能取得。
箏的轉(zhuǎn)調(diào):箏的轉(zhuǎn)調(diào)與定調(diào)、移調(diào)不同。
定調(diào)指的是在定弦時所規(guī)定的調(diào)高;
移調(diào)指的是在演奏中根據(jù)需要而適當(不超過二度)地移動箏碼或改變弦的張力,將原調(diào)移高或移低;
轉(zhuǎn)調(diào)指的是在箏曲的音樂進行中,由原來的調(diào)轉(zhuǎn)入別的調(diào)。
箏的轉(zhuǎn)調(diào)一般是通過左手按弦,右手變換指法以及演奏中移動個別箏碼來完成的。
例如:
箏的原調(diào)是D調(diào),它可以轉(zhuǎn)入下列三個調(diào):下屬關系的G調(diào);屬關系的A調(diào);還有C調(diào)。轉(zhuǎn)這三個調(diào)較為方便,轉(zhuǎn)其它的調(diào),因左手的按音增多,右手的指法更為復雜,難于演奏旋律,限制了音樂的表現(xiàn)。
在五聲音階定弦的箏上,都有相應的關系轉(zhuǎn)調(diào)。如A調(diào)可以轉(zhuǎn)D調(diào)、E調(diào)和G調(diào);C調(diào)可以轉(zhuǎn)F調(diào)、G調(diào)和bB調(diào);bE調(diào)可以轉(zhuǎn)bA調(diào)、bB調(diào)和bD調(diào)。依此類推。
隨著轉(zhuǎn)調(diào)箏的出現(xiàn),為箏曲的轉(zhuǎn)調(diào)提供了方便的條件。這些轉(zhuǎn)調(diào)箏中大部分是通過改變弦長或改變弦的張力(張力式)使音高發(fā)生變化,從而進行轉(zhuǎn)調(diào)的,轉(zhuǎn)調(diào)后的散音仍基是五聲音階。當然,這里指的是五聲音階定弦的箏,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率定弦的箏則是另一種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