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又叫蝴蝶琴、扁面琴、打琴,相傳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傳入中國,最初流行于廣東一帶,現(xiàn)已流行全國。常用于戲曲(如粵劇、呂劇、二人臺等)、曲藝(如北京琴書、山東琴書、四川揚琴、常德絲弦等)的伴奏,也用于民間器樂合奏(如廣東小曲、潮州音樂、二人臺牌子曲、揚州清音、江南絲竹等)。揚琴獨奏藝術的發(fā)展,開始于二十世紀初,有貢獻的演奏家如廣東的嚴勞烈、丘鶴儔,四川的李德才等。
揚琴音箱木質梯形,以堅木為音箱,以桐木為面板,上張若干根鋼絲弦,奏時用竹槌敲擊發(fā)聲,音色清亮,可以奏兩組以上的音。經過進一步的發(fā)展,揚琴加大了琴身,增加了弦數(shù),擴大了音量和音域。能奏出有十二個半音的四組音,可以轉調。音色清脆、嘹亮,可獨奏、伴奏和合奏。
揚琴主要演奏技法有輪竹、滾竹、滑竹、悶竹、浪竹及顫音、吟音、泛音、頓音、撥弦、打弦等。樂曲有四川李德才改編的《將軍令》、《鬧臺》;廣東嚴老烈改編的《旱天雷》、《倒垂簾》、《到春來》、《連環(huán)扣》;江南項祖華改編的《彈詞三六》、《歡樂歌》,胡運藉的《塔什瓦依》以及鄭寶恒改編的《五哥放羊》;壬沂甫的《蘇武牧羊》;宿英的《秧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