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人們就規(guī)定,在音階中,主音的上方五度音(12345671的那個5)起個名字叫做屬音。有主必有屬嘛。下方五度音(17654321的那個4)的名字就叫做下屬音。從上往下數(shù)的屬音就叫下屬音吧。認真的朋友可能這會兒也在拿著琴做剛才的那幾種兩個音符的旋律和聲的對比研究,細心的你發(fā)現(xiàn)沒有,不管是旋律還是和聲,17放到一起就給人感覺很不舒服,總有一種非常別扭的感覺,這就是7這個音的特性,它總是讓人覺得不穩(wěn)定/不舒服,聽到它時潛意識里總有一種要找個辦法改變它一下的沖動,于是人們也它起了個名字叫做導音,就是一聽到它就總是想要趕緊轉到別的音符,有一種強烈的引導出其它音符的功能。閑話到此為止,我們接著說三和弦,既然任意同時重疊出現(xiàn)的 2個獲2個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弦,那么豈不是和弦可以有無數(shù)種了?沒錯。不過人們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結論是,絕大多數(shù)時候三和弦是最常應用的。那么常說的三和弦到底有什么標準呢?常規(guī)的來說它有兩個必需的組成條件,一是由三個音符共同組成,二是由任意的一個音符為根音加上這個音符的3度音再加上5度音。只符合條件一,不符合條件二也能是三和弦呢。這就是為什么前面我寫到“常規(guī)的來說它有兩個必需的組成條件”,既然是常規(guī)的,就一定有非常規(guī)的啦。當然它也有自己的名字,在基礎講義這里我們暫不做討論。那么大小和弦是怎么分的呢?其實道理和分大小調的原理一樣,從根音開始數(shù),剛才不是講根音+三度音+五度音=三和弦么,那么看看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再看看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大三度還是小三度,如果從根音開始數(shù)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小三度,就是說是先大后小,那這樣的三和弦就叫做大三和弦。比如135/461就是大三和弦。反之,從根音開始數(shù)根音和三度音之間是小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間是大三度,就是說是先小后大,那這樣的三和弦就叫做小三和弦。比如246/357就是小三和弦。同時為了避免混亂,人們還規(guī)定,在一個三和弦中,不管音高的位置如何變化,只要還是這三個基本音符,則和弦名稱/屬性都不變,比如135的大三和弦,根音是1。那么當在樂器上不管用135還是351還是513……的各種由低到高的音符來演奏的時候,只要音符還是這三個音符,哪怕之間差得很遠,也還把它叫做大三和弦,根音永遠是1。這就是所謂的原位和弦與轉位和弦的概念.